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譬喻)天台以法华六瑞中雨华瑞之小大白赤四华配于四轮四种性四位,小白华当于铜轮习种性十住之开佛知。...梵名 Buddhamitra。资料上载为付法藏第八祖或九祖,后世定为第九祖。又作伏驮蜜多、佛陀蜜多罗、佛陀蜜。意译觉亲。...共同修行佛道的人,为三善知识之一。...(术语)四大之一。以坚因为性,以能持为用,周遍一切之物质,故云大。...何等胜解行菩萨补特伽罗?谓住胜解行地中成就菩萨下中上忍。...阿赖耶识的别名,义为执持,言此识之力,能执取维持善恶业因,及有情身体,使不破坏。...梵语 catvāry apramānāni,巴利语 catasso appamaāyo。又作四无量心、四等心、四等、四心。即佛菩萨为普度无量...(术语)净土真言一宗之纲目,分为真俗二谛,即世出世二门,俗谛以王法为本,真谛以信心为本。盖真宗之意,以为众生...(术语)凡于僧中说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缘,不能出席而于此法事随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谓不善身语业。心心所法。不相应行。是名不善界。...亦名: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齐、聚落界分齐 子题:可分别聚落、不可分别聚落、七树六间、分齐、种树法、五肘弓 行事钞·...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一、无常是苦 佛法的基本观念是苦,因为无常所以是苦。一般的人不知道苦从那儿来,实际上苦有所谓的四苦或八苦。四...
当我执笔写此文时,心中涌起无限的惭愧,我应该向诸佛菩萨忏悔;过去,每逢弘法讲演时,我很少讲说灵感的事迹;每在...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如果在他临命终最后那一念能够念佛的名号,或者念菩萨的名号...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包括不正见的邪师),我们能不能单独顶礼他,单独供养他?有...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到批评的声音,说:这个人做事怎么笨手笨脚的? 这时候你应当...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落,而在在种堕落之因。有人于此,父母无故而詈之曰,尔乃犬...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依佛法来说...假设你在40多岁时失业了,你会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看遭遇这种人生变故的人是怎么办的。周春明这个名字对大部分人...
六位心所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六位心所】心所乃从属于心王、与心王相应的作用。为五位百法中的心所有法,简称心所。心所有五十一种,分为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等六类。一、遍行心所:指于一切心、一切性、一切时、一切地、一切识相应俱生起之心所,即触、作意、受、想、思等五种心所。二、别境心所,指于一切性、一切地得起,于境有起有不起之心所,即欲、胜解、念、定、慧等五种心所。三、善心所,指其性善,唯起于善心品之心所,即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心所。四、烦恼心所,指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心所。五、随烦恼心所,指随从根本烦恼而起之心所,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二十种心所。六、不定心所,指不入于前五位之心所,即悔、眠、寻、伺等四种心所。
上篇:六地断障证真 | 下篇:六门唯识 |
凡三卷(或二卷)。北宋法贤译。又作大乘无量寿庄严王经。略称无量寿庄严经、庄严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叙述...
十住小白华位
佛陀蜜多
同行
地大
胜解行菩萨补特伽罗
阿陀那识
四无量
信心为本
欲法
不善界
摄僧自然界中聚落界分齐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无常」即是「无我」

星云大师见闻的一则念佛感应故事

在医院往生没有道友助念怎么办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