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羯磨疏·忏六聚法篇:“(一,大乘忏)若欲行时,须具五缘:一、请十方佛菩萨等为明证人。以我心微,假强缘故。如诸...【无余罪】 p1051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他胜罪聚,名无余罪。...天台、贤首二宗释经题,有通别、能所之异。(一)天台宗以通别二义释经题,如“妙法莲华经”,上四字为别,特为此经之...【尸罗坏】 p0237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复次由四因缘,令尸罗坏。尸罗坏故;依止尸罗所应生善,皆不得生。谓于无余罪...(一)指如来之十力。出自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二之十轮品。地藏菩萨依如来之本愿力,转十种之佛轮,成就如来十力。(...(术语)心识游行所对之境而解了之也。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言行解者,唯是心等作用差别。(中略)作用名行解,影像名...【四生】 p0400 瑜伽二卷十五页云:及四生可得,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又云:云何卵生?谓诸有情破[谷-禾+卵]...指不滞于一处,表示自由自在之境界;犹如宝石,置于日光下,呈现种种色,青黄赤白等,无有定色。此系出自南本大般涅...(杂名)曹洞宗也对于末师末流而云上。...又作七坛御修法、七佛药师法。即日本台密以七佛药师为本尊,为息灾、增益所修之秘法。(参阅“七佛药师法”98) p6...梵名 Tarka-jvālā。全称 Madhyamaka-hrdaya-vrtti Tarkajvālā。清辨着。收于北京版西藏大藏经第九十六册。为清...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一般人面对死亡时,大多是各种不淡定。那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清净的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 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修得心地清凉,也是一种考验。上人在晨语中开示:真正的辛苦不...
问: 怎样修法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慧律法师答: 很简单,什么事都退让,什么事都谦卑。我用三种哲学,你可以过...
居士,讳毓英,号紫珊,江西吉安巨商周扶九先生之长孙。幼失怙恃,由祖母谭太夫人抚育成人。赋性聪慧,好学敏求。仁...
如果你没有坚定的信心,怀疑,你什么也入不了。如果你创一个事业,乃至于说你想发财,你今天干这行,明天干那行,你...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一定会说:我就是我啊。但是你可曾想过,我们所认为的我,或者自我究竟是什...
十善十恶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十善十恶】十善即十善业,乃身、口、意三业中所行的十种善行为,又作十善业道、十白业道。反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称为十恶,又作十不善业道、十恶业道、十黑业道。十恶业道即:一、杀生。一、 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即说离间语、破语。六、恶口,即恶语、恶骂。七、绮语,即杂秽语、非应语、散语、无义语。乃从染心所发者。八、贪欲,即贪爱、贪取、悭贪。九、嗔恚。十、邪见,即愚痴。离以上十恶,则为十善。依此顺序,属身业者三,属口业者四,属意业者三。
上篇:十真如 | 下篇:十善业 |
【诤】 p1340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能发起诸鬬讼等种种忿竞;说名为诤。 二解 集论四卷十五页云:诤有三种。谓...
事忏五缘
无余罪
二宗释题
尸罗坏
十轮
行解
四生
日中宝石
洞上
药师护摩
中观心论注思择焰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禅师们面对死亡时,是如何的呢
生死轮回的根源
三身佛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怎样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