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梵名 Pācika。又作半只迦、半只迦大将、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阇迦、德叉迦。为密教毗沙门天之眷属八大夜叉将之...(术语)又曰三藐三佛陀,三耶三佛檀。梵音Samyakaṁbuddha之具略耳。译言正遍知。正遍觉。等正觉等。如来十号之一...占察经云二种观法: 一、惟识观 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知惟自心。于念念间,悉以三观。观...于净土教,以阿弥陀佛为所归之体。此说出于唐代善导之观经散善义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等项中。日僧良忠于净土宗要集卷...(术语)华严宗所立,三生成佛各生成佛之一。...即七类弟子,构成释尊之教团(出家与在家)。又作道俗七众。七者即:(一)比丘(梵 bhiksu,巴 bhikkhu),又作苾刍...梵语 nivāsana。音译泥缚些那、泥洹僧。意译作裙。十三资具衣之一,似尼众五衣中之下裙而稍异。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二...【三自性各有二种】 p0210 摄论二卷七页云:此三自性,各有几种?谓依他起,略有二种。一者、依他熏习种子而生起故...修止有三: 一、系缘守境止 系心于鼻端脐间等处,使心不散也,如猿之着锁。 二、制心止 随心之所起,便制...一大慈 二大悲 次十八不共法而辩大慈大悲者。诸佛得十八不共法等法。常在大慈悲住故。慈善根力。普熏三业。于十方...忉利天之主,简称释帝,或帝释。...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救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救他们...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手头有一笔小钱儿,却不知道该如何投资:想存银行吧,贬值太快;想买股票吧,风险又太大;想...说到土豆的功效,很多女性会说土豆美容,用土豆片敷眼周,可去黑眼圈还能淡化斑点。的确土豆是纯天然的美容食材,但...人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人生的无常,不知道什么时候病苦灾难会来临,警惕我们要赶快把握人生:...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不灭绝及遭大祸者。以拿救命之钱粮,自己受用,坐视饥民饿死。...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岁时从益阳会龙山栖霞寺智晖上人出家,次年就读于南岳祝圣寺佛教讲习所。1951年至云门寺...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
七十七智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七十七智】《瑜伽师地论》卷十载:何因缘故,依止缘起,建立七十七智耶?所谓七十七智,是在十二缘起的各支中,除无明外,于其余十一支,各就三世顺逆及法性常住观察之智。每支各具七智,合为七十七智;七智乃先观今之缘生而有老死,为知生缘老死智,次观非无缘生而有老死,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如是就过去、未来亦各作顺逆二观;又遍知生起法,而知有佛无佛,法性常住,是为法住智。如此十一支中,以‘生’支为例,其七智为:知生缘老死智、知非不生缘老死智、知过去生缘老死智、知彼(过去)非不生缘老死智、知未来生缘老死智、知彼(未来)非不生缘老死智、法住智。其余十支亦各具同样的七智,总为七十七智。见《瑜伽师地论》卷八十八。
上篇:二变 | 下篇:七十五法 |
(名数)顺于世道而感人天之果,谓为顺世之行,又达于世间而感出离之果,谓为违世,其行法之次第发达有八心,是名顺...
半支迦
三耶三佛
二种观法
所归
见闻成佛
七众
涅槃僧
三自性各有二种
三止
大慈大悲
释提桓因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圆因法师:浅释放生

【推荐】十全十美的投资方式
土豆的营养和药用功效
警惕无常,欢喜消业--佛陀生病的时候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真铁汉」佛源老和尚的禅门棒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