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故思所造业】 指故意所作之身语业,与‘不故思业’对称。又作故作业、故思造业。全称故思所造业。略称作业。意即...梵名 Nandopananda-nāga-rāja-dhamana-sūtra。全一卷。又作难龙王经、降龙王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名数)一,色识住。二,受识住。三,想识住。四,行识住。即以有漏自身中之四蕴为体。此四蕴是识所依也,是识所著...性善与性恶之并称。又作性染性净。即谓善、恶俱为众生本有之性德。众生本性,于先天具有之善、恶,称为性善、性恶;...(术语)与妄语同。无量寿经下曰:妄言绮语。普贤行愿品曰:妄言粗恶多离间。...【菩提五种分别】 p1128 显扬七卷十七页云:菩提五种分别者:一、种姓。二、方便。三、时。四、证觉。五、解脱。种...香象渡河,彻底截流;譬喻听闻教法,所证甚深。诸经论每以兔、马、香象三兽之渡河,譬喻听闻教法所证深浅之别,谓兔...指起妄念,心意驰放不定,譬如狂奔之马,飞跃之猿。今多用以比喻一个人心思变动不定,与“三心二意”之义相近。 p1...(行事)禅林炙茄子开筵,谓之炙茄会。禅苑清规监院曰:如冬斋。(中略)炙茄会。...(界名)Asvakarṇa,又作阿沙干那。九山之一。译曰马耳。玄应音义二十四曰:頞湿缚羯拏,此言马耳。翻梵语九曰:阿...位于韩国全罗南道长城郡白岩山。原称白岩寺。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如幻创建于百济武王三十三年(632,唐太宗贞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是愿望,志愿;行是行为,作为。由个人的志愿,策动个人的行为...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这正...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带团来学三天,过一天有几人就走了,因为他们有钱认为这儿条...沙弥的生活轨范,共有十条守则,名为沙弥十戒,是从五戒的基础上,加了五条与世间的俗欲隔离的规定,而成为养成出家...
欲爱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断除这欲爱之河流到寂静的彼岸呢?《瑜伽师地论》卷一云:云何离欲?谓随顺离欲根成熟故...
世间上没有见过而真实存在的东西太多了。你见过孔子吗?不能由于你没有见过,你就说我不相信他的存在。甚至你的高祖...
我现在发现,我们同学说起来比我说得好,也都说得头头是道的。但行起来呢,却是打问号的。为什么今天在上课的时候回...
二法执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二法执】指俱生法执、分别法执。一、俱生法执,乃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亦即与身俱生的法执。二、分别法执,谓于邪教、邪师所说之法,分别计度而执为实法。见《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
上篇:二法相违 | 下篇:二取 |
(名数)有大小乘之别,小乘谓王宫所生之身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为法身(大乘义章十九),大乘谓理智冥合之真身为...
故思所造业
龙王兄弟经
四识住
性善性恶
妄言
菩提五种分别
香象渡河
心猿意马
炙茄会
頞湿缚羯拏
白羊寺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文珠法师《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明旸法师:禅宗史话
佛教素食观的生态价值

学佛是为了修心
沙弥的十戒

如何才能渡过欲爱之河呢

真有极乐世界吗?没有见过无法相信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