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僧盛。本姓何。建邺人。少而神情聪敏。加又志学翘勤。遂大明数论兼善众经。讲说为当时元匠。又特精外典。为群儒所惮。故学馆诸生常以盛公相胁。天鉴中卒于灵曜寺。春秋五十余。时有宋熙寺法欣。延贤寺智敞法冏。建元寺僧护僧韶。皆比德同誉。欣敞并善经论。法冏兼精律部。韶护以毗昙著名。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禅林用语。乌龟本住于水中,无有上树之可能,故禅林每以此语喻指超越分别作用之境地,或指禅者自在无碍之机用。[建...(术语)是为真言行者之第十秘密庄严住心。得除盖障三昧,初地分证之位也。大日经疏一曰:法明者,以觉心本不生际其...据北本大涅槃经卷二十一载,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若修习此大乘涅槃之法,则可获...云何广大不寂静苦?谓生欲界未曾积集诸善根者。...(术语)如来三语之一。佛随顺自意自说所证之一实等法者。涅槃经三十五曰: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梵语 upavāsa。又作邬婆沙。指于一日一夜受持八戒之在家男女。意译为近住,即近圣道而住之义。又译作斋,为持八斋...(书名)具名大乘破有论,一卷,龙树造,赵宋施护译。略说诸法无生,自分别起。...频婆,梵语 bimba 或 bimbajā,巴利语 bimba 或 bimbajāla。意译相思树。学名 Momordica monadelpha。其果实为鲜...亦名:与欲清净 子题:欲应僧体清净通假用、时集、非时集、欲而非净即不足数、净而不欲即是别众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709~788)唐代禅僧。南岳怀让之法嗣。汉州(四川广汉)人,俗姓马,世称马大师、马祖。名道一。容貌奇异,牛行虎...于禅宗,指参于僧众静思坐禅之长老。或指一山之住持。或指清静寺院之主。[黄檗清规迁化章] p6358...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人的苦乐就在一念间。一个人如果转变观念,他就不苦了。师父告诉我们: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就光...
持戒者容易往生是远离诸染故。 持戒对于我们居士来说至少要持五戒,有六斋日重要日子持八关斋戒,进一步自己条件提...
人修道,坏在一个要自己好上。什么都想要最好。比如问求子求婚姻,就问那里菩萨最灵。请问,哪里的菩萨不灵?又问:...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
听完《金刚经》之后,如果能够相信它、接受它,还能说给他人听,这样的功德有多大呢? 一、净信功德 1、如来灭后,...宇宙间各类的众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有富贵贫贱其生活方式也不一样,各各的福报和业报不同的缘故。有福的...问: 我们是刚学佛的居士,今天来是请法师指点迷津。对什么是净土法门,我们还不了解,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
僧盛(梁京师灵曜寺)《高僧传》卷八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球(一作慧琳,梁荆州)《高僧传》卷八 | 下篇:安清(汉雒阳)《高僧传》卷一 |
(术语)偈名。数经论之文字满三十二字者。百论疏一曰:婆娑列四种偈:一者以八字为一句,三十二字为一偈。此是结偈...
乌龟上树
初法明道
修大涅槃得五事
广大不寂静苦
随自意语
优波婆娑
破有论
频婆树
欲清净
马祖道一
静主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众生是福慧的源泉

持戒布施者易生净土

修行很简单,大道至简
圆瑛法师:十种人正好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