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僧宗。姓严。本雍州凭翌人。晋氏丧乱。其先四世祖移居秦郡。年九岁为瑗公弟子咨承慧业。晚又受道于斌济二法师。善大涅槃及胜鬘维摩等。每至讲说听者将近千余。妙辩不穷应变无尽。而任性放荡亟越仪法得意便行不以为碍。守检专节者。咸有是非之论。文惠太子将欲以罪摈徒遂。通梦有感。于是改意归焉。魏主元宏遥挹风德。屡致书并请开讲。齐太祖不许外出。宗讲涅槃维摩胜鬘等。近盈百遍。以从来信施造太昌寺以居之。建武三年卒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九。先是北土法师昙准闻宗特善涅槃。乃南游观听。既南北情异思不相参。准乃别更讲说。多为北士所师。准后居湘宫寺。与同寺法身法真并为当时匠者。时有安乐寺慧令法仙法最。中兴寺僧敬道文。天竺寺僧贤。并善数论。振名上国云。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五种退没的相,亦即天人将退没于下界时,所显现的五种衰相。见五衰条。...(人名)元天目山之普应国师。名明本,号中峰,钱塘人。自幼切求佛法,昼夜励精。后参天目山高峰妙和尚,大悟彻底。...(术语)涅槃旧译灭度。新译圆寂。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也。即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极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谓离...是说阿弥陀佛广大的誓愿力,是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的强大增上缘。...【引业】 牵引五趣四生等果之业。又称牵引业、总报业。为‘满业’的对称。《成唯识论述记》卷二中,总报业感总报之...【胜义无性】 p1104 显扬十六卷四页云:三、胜义无性。谓圆成实自性。由此自性、体是胜义;又是诸法无性故。 二解 ...【所知依】 p0735 世亲释一卷六页云:此中所知依殊胜殊胜语者:所应可知,故名可知。所谓杂染清净诸法。卽三自...(术语)具足四重法界之遍一切身也。大疏八曰:供养一切普门身。...(人名)佛弟子中有摩诃迦叶Mahākāśyapa,优楼频螺迦叶Uruvilvākāśyapa,伽耶迦叶Gayākāśyapa,那提迦叶N...(杂名)北斗七星也。为妙见菩萨之化现。...禅林用语。谓依照画本临摹虎之形相,然所画出之形相不似虎,却似猫;虎与猫虽外形相似,然二者实有极大之差距。故学...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此时,大目犍连尊者就住在城外的耆阇崛山(或译灵鹫山)。...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的果地觉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因心果觉相互互动、感应、沟通。...我今天来到这里(三学书坊),很高兴,为什么?这里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图书,大家在进行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些工作...《净土圣贤录易解》序 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 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 然由此书所载事...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今天所...哲学家说: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 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你的内心不快乐...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此时,佛看见远处调达正沿着同一条路朝他们走来,就告诉阿难:...念佛还能够治病。现在我们不是医疗费很高吗?天天生病,须知阿弥陀佛是无上大医王啊!六字洪名是阿伽陀药。阿伽陀药...
僧宗(齐京师太昌寺)《高僧传》卷八
【佛教人物传】
上篇:慧隆(齐京师何园寺)《高僧传》卷八 | 下篇:法安(齐京师中兴寺)《高僧传》卷八 |
【寻思根】 p1178 瑜伽九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二、寻思根。能令现法住不安苦。又云:欲等三想,能与欲等寻思为根。...
五没
中峰
圆寂
弘誓强缘
引业
胜义无性
所知依
一切普门身
迦叶尊者
北斗
依样画猫儿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推荐】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

念佛相应的秘诀
惟贤长老《儒释道三教文化各有特点》
【推荐】慧律法师《净土圣贤录易解》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没有人能让我们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