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林。高昌人。初出家为亮公弟子。幼而崇理好学。负帙长安振锡江豫。博采群典特善杂心。及亮公被摈。弟子十二人皆随之岭外。林乃憩踵番禺。化清海曲。至宋明之初。敕在所资给发遣下京止灵基寺。讲说相续禀服成群。申明二谛义有三宗不同。时汝南周颙又作三宗论。既与林意相符。深所欣迟。乃致书于颙曰。近闻檀越叙二谛之新意。陈三宗之取舍。声殊恒律。虽进物不速。如贫道鄙怀。谓天下之理唯此为得焉。不如此非理也。是以相劝速著纸笔。比见往来者闻作论已成。随喜充遍特非常重。又承檀越恐立异常时干犯学众。制论虽成定不必出。闻之惧然不觉兴卧。此义旨趣似非初开。妙音中绝六十七载。理高常韵莫有能传。贫道年二十时。便忝得此义。常谓藉此微悟可以得道。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既犯越常情。后进听受便自甚寡。传过江东略无其人。贫道捉麈尾以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其余义统颇见宗录唯有。此途白黑无一人得者。贫道积年乃为之发病。既痾衰末命加复旦夕西旋。顾惟此道从今永绝不言。檀越机发无绪独创方外。非意此音猥来入耳。且欣且慰实无以况。建明斯义使法灯有终。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德。虽复国城妻子施佛及僧。其为福利无以相过。既幸以诠述。想便宜广宣使赏音者见也。论明法理当仁不让岂得顾惜众心以夭奇趣耶。若此论已成遂复中寝。恐檀越方来。或以此为巨障。往言恳。然非戏论矣。想便写一本为惠。贫道赍以还西使处处弘通也。比小可牵。故入山取叙深企付之。颙因出论焉。故三宗之旨传述至今。林形长八尺天姿瑰雅。登座震吼谈吐若流。后辞还高昌。齐永明五年卒。春秋七十有九。著二谛论及毗昙杂心记。并注十二门论中论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眼等之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曰心...为越南早期佛教禅宗派别。又称竹林安子。越南诸王统中,以陈朝诸帝最亲近佛教。陈太宗在位,国内各驿亭皆安奉佛像,...华严宗所谈法界缘起之法,若以此为主,则以彼为伴,以彼为主,则以此为伴,如此主伴具足而摄德无尽也。十玄门中之第...(杂语)印影于镜等之形也。大集经十五曰:如阎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等色,海中皆有印象。...惭者,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恶行止息所依为业。...果报的新译。异熟一词有三义: 一、异时熟,谓因与果必隔世异时而熟; 二、变异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 ...指功德与智慧之力用。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愿我功慧力,等此最胜尊。”净影寺慧远之无量寿经义疏卷...(杂语)思惟缘念也。金光明经上曰:入大寂空三昧,思缘放大光明。...(流派)以名四明天台之流义。对于山外之称,天台之正系也。...(书名)十卷,明释明昱应王肯堂之请,因将成唯识论随讲随录而集成之。顾起元曾为之序云:师以宇泰先生(即王肯堂)...禅林用语。十二地支中各有所属之生肖,其中无驴,即无驴年,故以之譬喻永无可期之日。景德传灯录卷九神赞章(大五一...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好地活。因为知道会死,所以我要珍惜每一天。如果我有对不起的...三皈依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这必须发十种心。 第一、信仰心: 信佛有大智慧,有大福德,天上天下,无能过...
佛陀于《妙法莲华经》举髻珠为喻,为大众开示佛法,有一位很有威德的转轮圣王,深受人民爱戴,在他的领导下,国力蒸...久远之前,有一群贫穷困苦的人,一心向佛,也发心布施。其中一位以航海运货维生者,在航行时看到海里有大鱼追逐食啖...
《般舟赞》,善导大师有十段法语的开示,也是同样在显示阿弥陀佛愿力慈悲救度,念佛一定往生的道理。因为这十段文都...
史略 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鸾大师才...
某天,有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道膺禅师,他问道:弟子每做一件事之后,总是不胜懊悔。请问老师,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不...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你只要读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就会知道。首...
智林(齐高昌郡)《高僧传》卷八
【佛教人物传】
上篇:弘充(齐京师湘官寺)《高僧传》卷六 | 下篇:法瑗(齐京师灵根寺释)《高僧传》卷八 |
(一)即三世。(一)前际(梵 pūrvānta),指过去。(二)后际(梵 aparānta),指未来。(三)中际(梵 madhyānta),...
八识心王
竹林禅派
主伴具足
印象
惭
异熟
功慧力
思缘
山家
唯识俗诠
驴年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圣印法师:受三皈依的态度

法华譬珠喻
鱼王悲心救饥民

善导大师的十段精彩法语开示

各宗要略——净土宗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