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僧彻。姓王。本太原晋阳人。少孤兄弟二人寓居襄阳。彻年十六入庐山造远公。远见而异之。问曰。宁有出家意耶。对曰。远尘离俗固其本心。绳墨镕钧更唯匠者。远曰。君能入道当得无畏法门。于是投簪委质从远受业。遍学众经尤精波若。又以问道之暇亦厝怀篇牍。至若一赋一咏辄落笔成章。尝至山南攀松而啸。于是清风远集众鸟和鸣。超然有胜气。退还咨远。律制管弦戒绝歌舞。一吟一啸可得为乎。远曰。以散乱言之皆为违法。由是乃止。至年二十四远令讲小品。时辈未之许。及登座词旨明析。听者无以折其锋。远谓之曰。向者勍敌并无遗力。汝城隍严固攻者丧师。反轸能尔。良为未易。由是门人推服焉。远亡后南游荆州止江陵城内五层寺。晚移琵琶寺。彭城王义康仪同萧思话等。并从受戒法。筵请设斋。穷自下馔。宋元嘉二十九年卒。春秋七十。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造坟圹。时荆州上明有释僧庄者。亦善涅槃及数论。宋孝武初被敕下都。称疾不赴。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谓凡夫,外道,与三乘及诸佛菩萨三种人之智。即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是。楞伽经三曰:一切外道凡...唐代之清凉澄观推求佛教之根本有五意:(一)理本一味,殊途同归。谓佛所说诸法,理本无二,随机异解,故有殊途;机见...(术语)身体作笑也。智度论七曰:经曰: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天眼观视世界举身微笑。论问曰:笑从口出,或...又作东岳、岱山、太山。位于山东泰安。为我国五岳之一。系传说中专司招魂之太山府君所住之山。与佛教融合后,太山府...(杂语)Prathama,译曰第一。通常为第一第二之第。见瑜伽伦记一上。...【尸罗】 此云清凉。大论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经音义云:此义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蕴义】 p1452 瑜伽五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蕴义云何?为显何义,建立诸蕴?谓所有色,若去来今,乃至远近。如色,...天台四教仪集注明三惑: 一、见思惑 见即分别也。谓意根对法尘,起诸邪见,故名见惑。思即思维,又贪染也。谓...【种子异名】 p1260 瑜伽二卷二页云:又诸种子、乃有多种差别之名。所谓名界、各种姓、名自性、名因、名萨迦耶、名...亦名:杂法住持篇 羯磨疏·杂法住持篇:“杂法住持篇第十。……(一、行护流通)就前文五。(一、六念法)初明念法...(术语)数论师立二十五谛,第一名冥谛,此冥谛中本有一切诸法随缘次第出生云。即言冥谛者为诸法之实性也。...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一个老总问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属,你知道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吗?下属给出了三个答案: 下属说从桥上过,老总摇摇头说...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其实你修学什么样的法门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是这么的重大,反倒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这...问: 请问大安法师!如果心里还留恋世间的财产事业,妻子儿女,美食或他自己很贪爱的东西但同时也很想往生极乐世界...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
《佛祖统记》云:毗沙门天王太子哪吒,复告师曰:时当像末,不修禅诵,但起伽蓝,恐非比丘之正业。(卷二八) 哪吒...
一劝贫者施。 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是越贫越要施,因财富从施舍中来。因贫穷故,才要广种福田,...
同一法身 《华严经》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教主,这两土教主的法身同是毗卢遮那。对华藏世界与极...
现在有些凡夫说释迦牟尼佛讲净土法门、极乐世界,大概是一个方便之喻、一个化城,甚至是一种精神现象;有的甚至说净...
僧彻(宋江陵瑟琶寺)《高僧传》卷七
【佛教人物传】
上篇:僧含(宋京师灵味寺)《高僧传》卷七 | 下篇:僧导(宋寿春石涧寺)《高僧传》卷七 |
【后生菩萨现受胎生】 p0879 俱舍论八卷十二页云:一切生中,何生最胜?应言最胜唯是化生。若尔;何缘后身菩萨...
三种智
不分教五意
身笑
泰山
钵刺闼摩
尸罗
蕴义
三惑
种子异名
羯磨疏杂法住持篇第十
冥性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毛毛虫是怎么过河的

依这个标准来看,你还是属于颠倒众生
阿弥陀佛能加持临终者不贪恋娑婆吗
做人三十六字

何为比丘的份内事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