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云。未详氏族。传云。凉州人。少出家精勤有学行。志韵刚洁不偶于世。故少以方直纯素为名。而求法恳恻亡身殉道。志欲躬睹灵迹广寻经要。遂以晋隆安之初远适西域。与法显智严先后相随。涉履流沙登逾雪岭。勤苦艰危不以为难。遂历于阗天竺诸国备睹灵异。乃经罗刹之野闻天鼓之音。释迦影迹多所瞻礼。云在外域遍学梵书。天竺诸国音字诂训悉皆备解。后还长安。随禅师佛驮跋陀业禅进道。俄而禅师横为秦僧所摈。徒众悉同其咎。云亦奔散。会庐山释慧远解其摈事。共归京师安止道场寺。众僧以云志力坚猛弘道绝域。莫不披衿咨问敬而爱焉。云译出新无量寿。晚出诸经多云所治定。华戎兼通音训允正。云之所定众咸信服。初关中沙门竺佛念善于宣译。于符姚二代显出众经。江左译梵莫逾于云。故于晋宋之际。弘通法藏。沙门慧观等。咸友而善之。云性好幽居以保闲寂。遂适六合山寺。译出佛本行赞经。山多荒民俗好草窃。云说法教诱多有改更。礼事供养十室而八。顷之道场慧观临亡请云还都总理寺任。云不得已而还。居道场岁许。复更还六合。以元嘉二十六年终于山寺。春秋七十有四。其游履外国。别有记传。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出家人所应受持的二种戒,即十戒和具足戒。...亦名:僧得施三种 子题:四种不定、时不定、法不定 羯磨疏·诸分衣法篇:“(一,正明)三种僧得中。二种僧得须作法...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三德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以上两者互相配对,则法身是法身之德,报身是般若之德,应...【饶益有情精进】 p1463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饶益有情精进?谓此精进、有十一种。如戒品说。彼说尸罗,...(职位)华严宗之僧职。再讲讲师所讲述者,以明义理之僧也。...又称会三入一。即开三乘之方便归入一乘之真实。系天台宗就法华经之教义所立之名目。天台宗谓,佛于法华以前之诸经,...(杂语)奉承行持教命也。仁王经末曰: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胜鬘经末曰: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维...(术语)往生极乐有九品之差别,故佛体分为九品。...巴利名 Niddesa。音译作尼涕娑。属巴利文小部经(Khuddaka-nikāya)之一。本书系注解同属小部经之经集(巴 Sutta-...【在家正行及所获胜利】 p0632 瑜伽十九卷二页云:复有差别。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信恶尸罗...【五事三三摩地及与彼境分别】 p0292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空,是空境?几是无愿、是无愿境?...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我想,我们读《阿弥陀经》,有两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核心的思想: 第一个,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常常有个观念:我一天到晚这么忙,都耽误我自己念佛修行了。...普提珈塔提舍比丘得到佛陀给他的观想题目后,努力禅修,但却生起病来。身上首先长满小疔,然后变成大的伤口,后来这...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同事告诉我强生的女继承人凯西强生离世的消息,我翻阅了一下杂志,她是强生创始人的曾孙女,从小挥霍无度,她和密友...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实头知道自己水平不够、业障深重、妄想杂念纷飞,知道自己没有水平去通达宗门教下,觉得自己...
首先四念处是非常重要的,四念处,就是四种,念是什么?念是指我们能观察的智慧。处,是指所观察的境,就叫以智观境...
紫柏大师是明朝四大师之一,名真可,字达现,晚年自号紫柏,吴地太湖人。大师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其父沈连居士担忧他...
宝云(宋六合山)《高僧传》卷三
【佛教人物传】
上篇:智严(宋京师枳园寺)《高僧传》卷三 | 下篇:求那跋摩(宋京师祇洹寺)《高僧传》卷三 |
以瑜伽论为本的十种支论,即百法论、五蕴论、显扬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大庄严...
出家二戒
檀越施衣三种僧得
三身三德
饶益有情精进
复师
会三归一
奉行
九体阿弥陀
义释
在家正行及所获胜利
五事三三摩地及与彼境分别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看护比丘,就等于看护佛陀

现代社会应如何教育子女
学佛才是真正的福气

宁做老实头,狂慧反有落空之祸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