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尸梨密多罗。此云吉友。西域人。时人呼为高座。传云。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让弟。闇轨太伯。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密天姿高朗风神超迈。直尔对之。便卓出于物。晋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以为吾之徒也。由是名显。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与廷尉桓茂伦。皆一代名士。见之终日累叹。披衿致契。导尝诣密。密解带偃伏悟言神解。时尚书令卞望之亦与密致善。须臾望之至。密乃敛衿饰容。端坐对之。有问其故。密曰。王公风道期人。卞令轨度格物。故其然耳。诸公于是叹其精神洒厉皆得其所。桓廷尉尝欲为密作目。久之未得。有云。尸梨密可谓卓朗。于是桓乃咨嗟绝叹。以为标题之极。太将军王处仲在南夏。闻王周诸公皆器重密。疑以为失。及见密乃欣振奔。至一面尽虔。周顗为仆射。领选临入过造密。乃叹曰。若使太平之世尽得选此贤。真令人无恨也。俄而顗遇害。密往省其孤。对坐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次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变。既而挥涕收泪。神气自若。其哀乐废兴皆此类也。王公尝谓密曰。外国有君一人而已。密笑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当时为佳言。密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语言。密虽因传译。而神领意得顿尽言前。莫不叹其自然天拔悟得非常。密善持咒术所向皆验。初江东未有咒法。密译出孔雀王经明诸神咒。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传响于今。晋咸康中卒。春秋八十余。诸公闻之痛惜流涕。桓宣武每云少见高座称其精神著出当年。琅玡王玟师事于密。乃为之序曰。春秋吴楚称子。传者以为先中国而后四夷岂不以三代之胤行乎殊俗之礼。以戎狄贪婪无仁让之性乎。然而卓世之秀。时生于彼。逸群之才。或侔乎兹。故知天授英伟。岂俟于华戒。自此以来唯汉世有金日磾。然日磾之贤尽于仁孝忠诚德信纯至。非为明达足论。高座心造峰极。交俊以神。风领朗越过之远矣。密常在石子冈东行头陀。既卒因葬于此。成帝怀其风为树刹冢所。后有关右沙门来游京师。乃于冢处起寺。陈郡谢琨赞成其业。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能知过去世生命,和做过什么事情的神通,为六神通之一。...(界名)天台宗所立十界之一。畜生之一类,其法体差别,故谓为界。...【具杜多行与具净戒行差别】 p0825 发智论十八卷十七页云:如说我弟子中,大迦叶波,少欲喜足,具杜多行,薄矩...(术语)三结界之一,一寺一山之总界也。是为摄僧之结界,故曰僧界。因而住此界内者,成一团之和合众。使比丘住此离...句者住处之义,佛的住处叫做一切智句。...(术语)机谓根机,缘谓因缘。言众生有善根之机,而为受教法之缘者。最胜王经一曰:随其器量,善应机缘,而为说法。...病,梵语 vyādhi。(一)就病之性质,类分为风、寒、气,或热、风、冷三种,乃世间之三大病。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亦名:左右顾视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居士讥言如盗窃人。比丘举过,佛因...(术语)有漏法之异名。有漏之诸法为生起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见之住处,故名处。...梵语 sama,巴利语同。即均平齐等,无高下、浅深之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子题:华鬘涂身、倡伎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明相。尽形寿不杀生,是沙弥戒,能持否?答:能。尽形寿不偷盗、不淫...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nā m s duō nn 三藐三菩陀 sā...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恭喜你啊!真是了不起,身为你的朋友,我也觉得与有荣焉。」当好事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你嘴里这么说,但心中可能还...
人类语言中最好的一句话便是大家都听过的阿弥陀佛,有的人一听到就很想笑,学电视回答说:善哉!善哉!有的人听到即...问∶ 为何现代人罹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慧律法师答∶ 从有形相的角度来讲∶在工商业发达时期,第一,现代人生...
我姓陈,家住嘉义。最近听了一些因为残杀动物后来遭受可怕报应的故事之后,心中觉得久久不能忘怀,因此很想把它记下...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为范。如熔金铜,倾入模中。模直...一处山城里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轻的太太,并生了一个孩子。大地主想:我年纪大了,太太还这么年轻,万一我过...
帛尸梨密多罗(晋建康建初寺)《高僧传》卷一
【佛教人物传】
上篇:帛远(晋长安)《高僧传》卷一 | 下篇:僧伽跋澄(晋长安)《高僧传》卷一 |
日本佛教用语。正觉,即证得解脱。正觉一念,即阿弥陀佛在往昔十劫成就正觉佛果时之最初一念。又称十劫正觉刹那。系...
宿命通
畜生界
具杜多行与具净戒行差别
僧界
一切智句
机缘
三病
顾视白衣舍戒缘起
见处
平等
沙弥十戒相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准提菩萨——薄福恶业众生的大依怙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
感同身受,化解嫉妒心
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包含了无量无边的意思
为何现代人患恶性肿瘤的机率这么高

杀生遭现世报三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