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惟曰。经云。能说此经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乃誓以忘身。躬往和劝。遂二国交欢。由是显达。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于彼遇见摩腾。乃要还汉地。腾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雒邑。明帝甚加赏接。于城西门外立精舍以处之。汉地有沙门之始也。但大法初传未有归信。故蕴其深解无所宣述。后少时卒于雒阳。有记云。腾译四十二章经一卷。初缄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腾所住处。今雒阳城西雍门外白马寺是也。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三种有情依三学入谛现观】 p0224 瑜伽二十八卷三页云:复有三种补特伽罗,依此三学,入谛现观。何等为三?一、未...(术语)魔道之忍行也。如为他畏而修忍辱。止观八曰:久远劫来为魔所使,(中略)行于魔忍,为畏他故。...数,法数,即法门之数。诸数,总称有为之诸法。因诸法有各种差别之法数,故称诸数。[维摩经弟子品] p6309...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他们都很仇视佛教,破坏佛教,世称三武之难。...子题:种子不净、依处不净、当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生处不净、生熟二藏、生藏、熟藏、自性不净、三十六物 ...【有色相与无色相】 p0555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十四页云:尊者世友,作如是说:有色相者:名有色法。何等名有色...(名数)身有所感触,谓之触。将得初禅定时。身中生八种之感触。谓之八触:一曰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也。...【暗钝障】 p1405 成唯识论九卷十九页云:三、暗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胜定总持,...(术语)欲示过去之久远,法华经说五百尘点劫三千尘点劫等尘点之譬,...梵语 kle?a-mahā-bhūmikā dharmāh。又作大烦恼地法。指恒与染污心相应之烦恼。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大二七·二...梵名 Pātaliputra,巴利名 Pātali-putta。又作波吒厘子、波吒罗、波罗利子、波罗利弗多罗、波吒唎补怛罗、巴罗利...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晚课蒙山施食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精进、正念现前、举止清静、善于分辨善恶法、克己、生活如法、不放逸的人, 名誉随之提升。 王舍城有一年发生瘟疫。...
行至村中,忽遇一男子,手执文明棍,一见我面,碰统两棍,把我打得头晕胸闷,不便行走。我乃慢慢挨擦,出村里许,坐...
什么叫清净实相呢?清净就是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实相就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的体相,而我们世间生灭的现象都称为假相...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有机会我到东林禅寺来学习,我是来学习的;那么要我跟大家讲一...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失去理智,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匆匆的几十个年头,然而我们...
有一些人虽然学佛很久,但是时常都还强调自己的个性是怎样,自己一向都习惯怎样怎样,都不习惯如何如何。 什么叫做...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物件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种是根本。我们这几天尽讲行,行的时候应常念:人终究是会死...
摄摩腾(汉雒阳白马寺)《高僧传》卷一
【佛教人物传】
上篇:象先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竺法兰(汉雒阳白马寺)《高僧传》卷一 |
【非想非非想处定】 四无色定之一,又作非有想非无想定。此定超越无所有处定,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具足而安住之。...
三种有情依三学入谛现观
魔忍
诸数
三武
不净观
有色相与无色相
八触
暗钝障
过去尘点劫
大随烦恼
华氏城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富翁的声音

行菩萨道必有护法神拥护

念佛感通清净实相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学会不在意

【推荐】佛是教我们开发佛性,而不是强调个性

如何做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