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禅师。讳法会。嘉善怀氏子。始于嘉禾大云寺习瑜伽教。后谒法舟济公于天宁。教以学道以悟为主。授以谁字公案。一日食碗堕地有省。住丛桂庵天开岩。有问如何是西来意。曰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又示众曰。古人道终日吃饭。不嚼粒米。终日行路不踏寸地。如是用心方有少分相应。师住栖霞。曾示袁了凡立命玄谈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四时之一。谓夏期三个月间之安居行也。...五逆之罪人,于临终时依善知识之教,称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此乃出自观无量寿经之下下品及无量寿经卷...(术语)善业为乐果之因,恶业为苦果之因者。成实论业因品曰:业是受身因缘。又曰:万物从业因生。般舟赞曰:门门不...【诸界所有遍知】 p1353 瑜伽九十六卷三页云:如是诸界所有遍知,由四因缘,应当了知。谓有相违所治、能治,而相待...(467~502?) 南朝梁代僧。吴兴(江苏)东迁人,俗姓华。出家后住于杨都龙光寺。从庄严寺僧旻学诸经典,常达废寝忘...(术语)莲华合掌之称。大疏十五曰:华手发生,谓作印,作印已,即运心供养也。...(术语)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声闻,独觉,菩萨三乘之种子皆具,或可为阿罗汉,或可为辟支佛,或可为佛,无有一定之...【遍解脱】 p1123 瑜伽八十四卷六页云:遍解脱者:烦恼断故;于生等苦,普得解脱。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一页云:云...(573~649)唐代僧。河东人。字玄素。九岁学佛,修习法华教义。十五岁从新罗僧玄光学成论。十七岁即于海盐之光兴寺...指于本经之后,更述要旨所演之经。为“开经”之对称。如天台宗以无量义经为法华经之开经,以普贤观经为结经。又法华...亦名:戒福、四万二千学处一切恒流 子题:根本戒有四百二十、婆薮斗律戒有二百、优婆提舍戒有一百二十一、比丘尼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世时,曾以一则染布的故事作譬喻──有一天,佛陀和弟子们来到王舍城托钵。城里有一条十分热闹的街道,贩卖着各种...问: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能够尽快了生死? 慧律法师答: 万缘放下,还是要念佛,念佛最快了,末法时期靠自...
《了凡四训》,我想学佛的人大概都比较明白。这里我们简单的看看它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袁了凡改命。这是明代的一位...
又《业疏》云:若不持戒,得财施者,多贪不净,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故使来世受不净果,如牛羊猪狗衣食粗恶。若持戒...
《大悲咒修持仪轨》是根据《大悲心陀罗尼经》制定的,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悲咒修持法和大悲水加持法,第二部...我们当下这一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修行人要把握这一念,祖师大德都在现前这一念加以指点。所以这一念起来,它一定会...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 1,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呢? 2,我...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即将踏上伐楚的征程。秦王嬴政亲自送行。临行的时候,王翦请求秦始...
云谷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禺川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明龙禅师《释氏稽古略续集》 |
(仪式)死后三日所设之僧斋名。由亡人于此日见阎罗王而起。释氏要览下曰: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
夏
十念往生
业因
诸界所有遍知
僧乔
华手
不定性
遍解脱
惠旻
结经
戒德恒流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染布的譬喻
在家居士修什么法门最契机

落实在动真格的行为中,命运就能改变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净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