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隐禅师。讳普仁。字德隐。兰溪赵族。母杨。师生有出尘之思。十岁依秋潭月公出家。俾师习儒释诸书。师能领解义趣。十四祝发受具戒。二十造谒了然义公机锋触发。至湖之道场见东阳辉公。武林双径见南楚说公古鼎铭公。无不改容礼敬。再叩月江印公。云外岫公。相与征辨无虚日。次与觉隐诚公笑隐诉公为最密。语不能休。出世金华净土禅寺。大明洪武诏住诏之南华杭之中竺。皆力辞不赴。后住净慈开堂说法。兴坏起废终罹诬咎。忽示疾而逝。实八月八日也。寿六十四腊五十。有山居诗三会语录传世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三颠倒之略。释门归敬仪中曰:三倒常行,革凡何日。...大觉与世尊之合称。又作大觉尊。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称大觉;为世中之尊,故称世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梵语 satkāra,巴利语 sakkāra。自谦而尊重礼敬于他人。恭敬通于身口意三业。十住毗婆沙论卷二(大二六·二九上)...(杂语)经典之教训。圆觉经曰:如是经教功德名字。...【婆诃迦罗】 大论云:赤华树。...【证正法】 p1438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由谛通达,名证正法。...禅波罗密门云:九想,谓佛为众生贪着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预流果向及预流果】 p1234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四页云:谓彼二圣、若于先时,未以世道断修断惑;名为具缚。或先已断...子题:提婆、提婆达多、调达、增上地、出佛身血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在弥尼楼国,度八释子,诣瞻波国,并证...(物名)于祖忌献茶汤时,或茶礼汤礼时所鸣之鼓也。见象器笺十八。...梵语 lat-ārka。又作茖葱。指山蒜,又说即薤。其叶似薤而厚,为五辛之一。佛门弟子不得食。若食之,则犯轻垢罪。梵...佛说疗痔病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书》,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超凡入圣。寿未尽...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无恼,这样才行。如果还执着我在进步,或做了多少功德,会起贡...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真正的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从真...我们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难的。正定聚是十信位破一品无明,才能够达到正定聚。在这个正定聚以前,不定聚和邪...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你会相信吗?也许年老的人或者面临死亡那一刻的人才会相信。 很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只是一...
获得世间利益的方法和证得涅槃的修行方法绝对不同,佛陀的弟子应该明白这种道理,不应该贪恋世间利益,应该修习出离...过去在印度的舍卫城里,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不仅相貌端正,且出生数日后便能开口说话。长者子问父母:...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宁息。看看当下的情况发现真实不虚。当今时代众生的怪病越来越...
德隐禅师(普仁)《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西白法师(力金)《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梦窗禅师(智曤)《释氏稽古略续集》 |
【修道】 p0899 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页云:长时相续,名为修道。多时串习,断烦恼故。 二解 杂集论九卷五页云...
三倒
大觉世尊
恭敬
经教
婆诃迦罗
证正法
九想
预流果向及预流果
破僧违谏戒缘起
茶鼓
革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舍利弗的眼珠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信徒与固执的比丘
长者子的供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