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峰禅师。讳宝金。号璧峰。永寿人。族姓石。父称长者。母张氏。嗜善弗倦。有持钵僧。以观音像授张嘱曰。谨事之当生智慧之男。未几生师。白光照室。六岁依云寂温法师为弟子。剃染受具。诣讲肆穷性相之学。演说如贯珠然。次见如海真公于西蜀。示以道要。师大起疑情。寝食为废者三年。若得尘劳暂息。又至胁不沾席者三年。自是得大定力。一日闻伐木。声曰。未生前之事。吾今日方知其真耳。急往求证于真公。公反覆辨诘甚力。至画三十圆相以示。师一一具答。公曰。汝今方知佛法宏胜如是也。师往五台验知前生。见文殊瑞应。建灵鹫庵以居众。负米来施者甚广。元顺帝召至燕京。赐以金纹伽黎衣。次年召见延春阁。命建坛祷雨辄应。赠以金缯。受之以赈饥乏。特赐寂照圆明之号。诏主海印禅寺。已而 求还山。洪武三年诏至南京。见太祖于奉天殿。留于大天界寺。时召入问佛法及鬼神情状。奏对称旨。四年赐馔于崇禧寺。五年正月既望。上行献佛之礼。敕师施摩伽斛食。以赈幽冥。宠赉优渥赐诗十二韵。有玄关尽悟。已成正觉之言。六月四日沐浴坐逝。寿六十五。腊五十九。荼毗舍利五色。齿舌数珠不毁。师丰伟端重。福慧双足所至皆化。不啻生佛出现云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临命终时,念佛十遍也。此据观无量寿经所谓愚人临终十念,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生于极乐之说。...(名数)十界中,除佛界自菩萨界至地狱界之九界也。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为迷之境界也。玄义二上曰:己身他身,微...(一)一般以僧众受檀越之施食,称为受食。[四分律卷十五、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一下] (二)禅林中之受食,指晨、...【得差别】 p0994 俱舍论四卷十六页云:已辩自性;差别云何?且应辩得。颂曰:三世法各三。善等唯善等。有系自界得...禅林用语。指并未真实明了佛法之禅徒。又作杜禅和。禅和,即指禅僧、禅徒。碧岩录第六十四则之夹注(大四八·一九四...受五蕴身心是一边,解脱五蕴身心又是一边,受了今之五蕴身心后,中间因修八正道,而解脱了后之五蕴身心,这就是由此...(杂语)谓王公之出家也。剥落身之严饰之义。...(术语)谓凡夫,小乘之人所起颠倒之见解也。即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流派)敬重火神者。事火外道也。佛道论衡序曰:敬日重火之徒。...(一)音之大者,譬如海潮;一般喻指佛菩萨优美之音声;或指佛菩萨之应化。大宝积经卷四十菩萨藏会(大一一·二三一下...羯吒布怛那,梵语 kata-pūtana。又作迦吒富单那鬼、迦吒布单那鬼。意译作奇臭鬼、极丑鬼。古印度认为刹帝利种若有...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
讲到佛法,那是很深广的,现在只能提出一点来说。我所要和诸位说的,只是一个怨字,也就是佛陀对于怨所抱的一种态度...从禅的立场来解释,生命是时间加上空间的活动,在时间的过程之中移动,在空间的范围之内变化,时间加空间,觉得有个...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时,众人正在挖墙角,看到一堆蚂蚁。佛陀当时看到蚂...
北东园笔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林则徐的好友,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梁章钜,和张元宰友善,曾经问张元宰:您家中人才辈...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若立若跪,十声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清净海众竟,发愿云:...智者大师将持戒清净的相貌分为三种: 第一种上品持戒之人,他自从受戒以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这种人在他一生当中...
众生的疾病都是来自于长久的、外在的和内在的不和谐。佛陀就说过:如果你长期心里面很愤怒,但是气又发不出来,自己...古时,深山的一座寺院里,有位明惠法师,品德与道业都非常卓越。 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三、四岁时,母亲也往...
璧峰禅师(宝金)《释氏稽古略续集》
【佛教人物传】
上篇:孤峰禅师(明德)《释氏稽古略续集》 | 下篇:用拙法师(祖你)《释氏稽古略续集》 |
全一卷。唐代慧沼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又称因明论义纂要、因明纂要。全称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本书系法相宗二...
最后十念
九界
受食
得差别
杜撰禅和
二边中间无碍
落饰
凡小八倒
重火
海潮音
羯吒布怛那鬼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不可怨以怨,行忍得息怒
圣严法师《珍惜因缘》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厚德载福--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的故事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三种持戒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