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大统国师澄观。始见于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至顺宗在东宫之时。闻法解悟。以心要问于国师。师答之。略曰。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迷现量则惑苦纷然。悟真性则空明廓彻。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若一念不生则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直造心源无智无得。然迷悟相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如弃影劳形。若体妄即真似处阴影灭。若无心忘照则万虑俱捐。若任运寂知则众行爰启。放旷任其去住。静鉴觉其源流。语默不失玄微。动静未离法界。言止则双亡知寂。论观则双照寂知。语证则不可示人。说理则非证不了。是以悟寂无寂真知无知。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亡之中道。帝之元和四年五月。敕有司别铸金印。加清凉国师号僧统国师。主教门事。帝问师曰。华严所诠何谓法界。师曰。法界者众生身心之本体也。从本以来虚明广大唯一真境而已。无有形貌而森罗大千。无有边际而含容万有。昭昭于心目之间而相不可睹。晃晃于色尘之内而理不可分。非彻法之慧目离念之明智。不能见自心如此之灵通也。故世尊初成正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于是称法界性。说华严经。全以真空简精。事理融摄周遍凝寂。帝听于玄谈。廓然自得(旧唐书师文集。开成三年入寂)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三寂默】 p0173 集异门论六卷五页云:三寂默者:一、身寂默。二、语寂默。三、意寂默。身寂默云何?答:无学身律...(术语)菩萨之旧译。三教指归二曰:菩萨,古维摩经翻高士。...(908~987)五代云门宗僧。四川绵竹人,俗姓上官。幼投成都真相院出家,十六岁受具足戒。后离蜀入秦,四处游方,依...凡夫的四倒和二乘的四倒,合称为八颠倒。凡夫的四倒是误认世间为常乐我净;二乘的四倒是误认永寂为涅槃,即无常乐我...【摄乐作意】 p1458 瑜伽三十三卷六页云:由能最初断于欲界先所应断诸烦恼故,及能除遣彼烦恼品麁重性故;从是已后...【加行根本后起建立差别】 p0526 俱舍论十六卷六页云:于此义中,如何建立加行根本后起位耶?且不善中,最初杀业,...【增上慧障】 p1315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云何名为增上慧障?谓于正法,及说法师,不起恭敬;陵懱正法,及说法师...(名数)一境界爱。临终时,于眷属家财等之爱着心也。二自体爱,临终时,于吾身体之爱着心也。三当生爱,临终时,于...全一卷。又作大孔雀王神咒经、大金色孔雀咒经、孔雀王咒经。东晋帛尸黎蜜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为原始密教经...经由一定仪式,以食品、禾稼果品等物献给神灵或祖先亡灵。一般均由祭司或僧侣行之,亦有由本人行之者;大多数之教派...(书名)五卷,唐智俨述。卷首内题曰于大方广华严经中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各卷之终有华严经略疏,普通略曰搜玄记。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有人曾问我:佛教可以通过因果的道理令人迷途知返,改过向善,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实在了不起。可是至今还活动...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就多吃素念佛。但一般人做不到,又想吃肉,然后长得过胖了,又...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称性所起缘,了、二因,必与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
第一个是十类容易患癌的人群,如果有的话赶快改正过来。 第一个就是经常熬夜者。 经常熬夜,熬夜会使我们抵抗力下降...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求财,没有名的时候求名,没有地位的时候求地位,没有孩子的人...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垂形六道。遍于十方微尘佛国,普现...
众所周知,弥勒菩萨为中国佛教最有代表性的佛菩萨之一,弥勒菩萨信仰大约在宋朝时形成。弥勒菩萨不仅出现在各大寺院...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杂糅其中,则佛慧便成众生知见矣。今既知佛慧本具,务于居心、...
清凉大统国师澄观《释氏稽古略》
【佛教人物传】
上篇:布毛侍者《释氏稽古略》 | 下篇:慈忍灵济大师《释氏稽古略》 |
【触食】 四食之一,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的根、境、...
三寂默
高士
澄远
八颠倒
摄乐作意
加行根本后起建立差别
增上慧障
三种爱
大金色孔雀王咒经
祭献
华严经搜玄记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气功和巫婆能治病是什么道理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十种容易患癌的人群
圣严法师:什么都不求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