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中峰禅师。敕谥普应国师法云之塔。奎章学士虞集奉敕撰铭。其略云。天目之山有师子岩。高峰妙禅师居之。设死关以辨决。参学之士望崖而退者众矣。得一人曰本公是为中峰和上。师生有异征。为童儿嬉戏必为佛事。稍长阅经教然指臂。求佛甚切。昼夜弥励。困则首触柱以自儆。期必得乃已。及入死关密叩心要。诵金刚经。至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处。恍然开悟。自谓所证未极。励精勤苦咨诀无怠。及观流泉乃大发明。师亦閟而不闻。自是说法无碍。高峰将戢化权。遂书真赞属诸师云我相不思议。佛祖莫能视。独许不肖儿。见得半边鼻。其授受不虚若此。著书若干卷。行于世。仁宗皇帝闻而聘之。不至。制金纹伽黎衣赐之。号之佛慈圆照广惠禅师。赐师子院。名曰正宗禅寺云云。师讳明本。宋景定癸亥岁生钱塘孙氏。年六十一。僧腊三十五。化于其山之东冈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指表达真理之章句。一法,表彻悟法身之意;句,表能诠之章句。显此一法之句,称为一法句。盖佛菩萨因其愿力,普现其...二种庄严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庄严佛果。...(术语)如来之十力也。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处者道理之义,知物之道理非道理之智力也。二、知三世业报智力,知一切...【意有三种坏】 p1209 大毗婆沙论十二卷十一页云:如像迹喻契经中说:舍利子言:若内意处不坏,外法处现前,及能生...【寻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不定心所之一。寻者寻求,对事理粗略的思考。《成唯识论》曰:‘寻谓寻求,令心偬遽,...为食粪之虫,如蜣螂之类。慧琳音义卷十五翳荼迦之注(大五四·三九六):“虫名也,食粪,如蜣螂之类。” p6493...(术语)新云无表色,旧云无作色。戒法者,以所谓无作色之一种色法为戒体,故曰无作,对小乘戒及沙弥戒而称大乘戒或...(术语)五坚固之一。佛灭后第三之五百年为多闻坚固之时期。...乃对人之敬称。或单称仁。大日经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梵音尔尔,名为仁者。”景德传灯录卷一婆须蜜章(大...亦名:羯磨受具逊请求乞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乞有无者,通论四受(善来、破结、三语、八敬),理须前告;如今(...【四摄】 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
菩提,梵语,此云觉、智、道。广义而言,即三乘圣人能断除烦恼成就涅槃之无漏智慧,名为菩提,亦名智德。 菩提,简...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你自己都没有信心,你是很难劝别人的。而且你有信心,你...
佛教的思想是因缘观,先知命而后认命。很多人一学佛就要改变命运,这是错误的。佛教的第一个思想是先看到外在的结果...
昨晚正在给家里的花花草草重新安置一个小家,只听得客厅的大门被嘭嘭嘭敲个不停,还没开门,已然感觉到门外的愤怒。...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来上课学习,或者到念佛堂去念佛修行,慢慢这个心要把它变得单...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是唯证方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道是不能加以形容的。 所...善生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能自他利? 善男子,具足八法,能自他利。何等为八?一者寿命长远,二者具上妙...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跟学生说,不要攀缘,你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没有修行...
天目山中峰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幻堂严讲主《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大都妙善寺比丘尼舍蓝蓝八哈石《佛祖历代通载》 |
(术语)正直之心,离谄曲也。无量寿经下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
一法句
福德庄严
十力
意有三种坏
寻心所
翳荼迦虫
无作大戒
多闻坚固
仁者
受具戒法从乞有无
四摄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什么是菩提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知命认命,是改命的前提

【推荐】不要被第二支毒箭所伤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从文字相你来觉悟到道
菩萨能自利利他的八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