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契嵩禅师。字仲灵。藤州镡津李氏子也。七岁出家。既受具。尝戴观音像诵其名号。一日十万声。经传杂书靡不博究。得法洞山聪公。明道间从豫章西山欧阳氏昉借其家藏之书。读于奉圣院。遂以佛五戒十善通儒之五常。著为原教篇。是时欧阳文忠公慕韩昌黎排佛。旴江李泰伯亦其流。嵩乃携所业三谒泰伯。以儒释吻合。且杭其说。李爱其文之高理之胜。因致书誉嵩于欧阳。既而居杭之灵隐。撰正宗记定祖图。赍往京师。经开封府。投状府尹王公素仲仪。以札子进之曰。臣今有杭州灵隐寺僧契嵩。经臣陈状称。禅门传法祖宗未甚分明。教门浅学各执传记。古今多有争竞。故讨论大藏备得禅门祖宗本末。因删繁撮要撰成传法正宗记一十二卷并画祖图一面。以正传记谬误。兼著辅教篇。印本一部三卷。上陛下书一封。并不干求恩泽。乞臣缴进。臣于释教粗曾留心。观其笔削注述。故非臆论。颇亦精致。陛下万机之暇。深得法乐。愿赐圣览。如有可采乞降中书看详。特与编入大藏目录。取进止。仁庙览其书可其奏。敕送中书。丞相韩魏公。参政欧阳文忠公。相与观叹。探经考证既无讹谬。于是朝廷旌以明教大师。赐书入藏。中书札子有曰。权知开封府王索奏。杭州灵隐寺僧契嵩。撰成传法正宗记并辅教编三卷。宜令传法院于藏经收附。传法院准此。由是名振海内。已而东还。属蔡公襄为守延置佛日山。居数年退老于灵隐永安精舍熙宁五年示寂。阇维六根不坏者三。曰眼。曰舌。曰童真。与顶骨数珠为五。舍利红白晶洁状如大菽。葬于永安之左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郁伽罗,梵名 Ulkastha,巴利名 Ukkattha。音译作忧迦支村、有迦帝村。乃邻近喜马拉雅山山地之村庄名。为留诗于长老...谓四种根机不同之人,观世(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时各有不同之感。(一)凡夫观三界之乐,心生欢喜,游戏...羯磨疏·衣药受净篇:“昌言即佛语。尚书云,禹闻昌言而必拜,谓善言也。”(业疏记卷一八·三一·一二)...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以指指比丘亦提,五指指五提,乃至差会以指某甲去者亦堕。沙弥眠,唤觉,当挽衣。五分...(譬喻)烦恼繁茂,譬诸树木,故曰林。往生论注下曰: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名数)显教之经论,处处举贤护等十六菩萨,是皆在家之菩萨也。全举其名者。但思益经与智度论,宝积经百十一曰:复...(术语)谓佛法远大。莫能知其由来也。齐书曰:佛法者,理寂乎万古,迹肇乎中世,渊源浩博,无始无边。...亦名:比丘相敬之意 子题:相敬为除慢法、三鸟兽相恭敬法、鵽鸟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所以 相 敬者 , 为除慢法故...亦名:杀人戒释名 子题:杀生戒、生有二种、色生、无色生、杀戒、众生佛性住色阴中、杀生、众生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又作火栝譬。显示菩萨善巧方便之相之譬喻。火[木*忝]即火箸。菩萨誓愿度尽无边众生而后成佛,然众生未尽,菩萨己自...(书名)二卷,日本三论宗珍海撰。引称赞净土经观无量寿经及起信论等说必定即生等之文,谓已云决定,故不可犹豫,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无论他有没有去耕作,都会受到因果法则的...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作言行举措,无一事而不真;行实则凡所云为,无一行而不实。故...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众的事。此时,有一贫苦人,贫穷无钱,他挤在人群中听大家会议...药师经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都有一个法门,重重无尽。如第十大愿就代表了大悲救苦的法门。总括而言,药师佛本愿名号功...
今彩大师:俗姓方,江西雩都县人。宿有善根,少即戒杀吃素。至三十后,深厌五欲多苦,三界无安,遂出家于福建长汀县...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
明教契嵩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圆通居讷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白云守端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
子题:时衣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若比丘得非时衣。时者,无迦絺那衣,自恣后一月;有迦絺那衣,自恣后五月。非...
郁伽罗村
四人观世
昌言
击擽他戒犯相
烦恼林
显教十六菩萨
无始无边
佛制比丘相敬之意
大杀戒释名
火譬
决定往生集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心念一转,极乐就在您眼前

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贫人供佛
「所求皆得」的药师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