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天然禅师将终。命左右具浴。浴毕乃顶笠策杖受履垂一足。未及地而化。春秋八十有六。师本儒生。行应举。偶一禅者。问仁今何往。曰选官去。禅者曰。选官何如选佛。曰选佛当何所诣。禅者曰。江西马祖出世。即选佛之场也。师遂见马祖。以手 幞头额。祖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之师。师抵南岳。亦以前意投之。石头曰。著槽厂去。乃礼谢入行者堂执务。后因普请铲草次。师独沐头跪于石头之前。石头欣然与之落发。寻为说戒。即掩耳而去。便返江西再见马祖。未参礼便入僧堂。骑圣僧颈而坐。众惊异以白马祖。祖入堂见之曰。我子天然。师即下地礼拜曰。谢师赐与法名。久之遍历诸方。后于天津桥横卧。留守郑公出呵之不起。吏问故。曰无事僧。郑奇之。日给米面。洛下翕然敬向。居邓州丹霞。至数百众。尝示众曰。阿尔浑家切须保护一灵之物。此不是尔造作名邈得。更说什么荐不荐。吾往日见石头和上。亦只教保护此事。不是尔谭话得。阿尔浑家各有一坐具地。更疑什么禅。可是尔解得底物。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阿尔自看。善巧方便慈悲喜舍。不从外得。不著方寸。善巧是文殊。方便是普贤。尔更拟趁逐什么物。不用经不落空去。今时学者纷纷扰扰。皆是参禅问道。吾此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证。一饮一啄各自有分。不用疑虑。在在处处有恁么底。若识得释迦即是凡夫。阿尔须自看取。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夜暗里双陆赛彩若为生。无事珍重。师尝著玩珠吟二篇。其一曰。识得衣中宝无明醉自醒。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智境浑非体。神珠不定形。悟则三身佛。迷疑万卷经。在心心可测。历耳耳难听。罔象先天地。玄泉出杳冥。本刚非锻炼。元净莫澄渟。槃礴轮朝日。玲珑映晓星。瑞光流不灭。真气触还生。鉴照崆峒寂。罗笼法界明。剉凡功不减。超圣果非盈。龙女心亲献。阇王口自呈。护鹅人却活。黄雀意犹轻。解语非关舌。能言不是声。绝边弥汗漫。无际等空平。演教非为说。闻名忽认名。两边俱莫立。中道不须行。见月休观指。还家罢问程。识心心即佛。何佛更堪成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五种愚】 p0256 瑜伽九卷十八页云:复有五种愚。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故事)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曰:慈云法师导式居天竺日,有贵宦注楞严,求师印可。师烹烈焰谓之曰:合下留心佛法,诚为...(1880~1952)福建南安人,俗姓王。号海妙。年十七,礼喜敏和尚出家。二十二岁,从厦门南普陀喜参和尚受具足戒。自...云何谛决择?谓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即在法会时唱颂礼拜之仪式,一般唱颂五悔、五大愿等文。于密教,则指行者对于附上曲谱之正法守护善神等偈颂,唱颂并...梵语 kumāra,巴利语同。音译作鸠摩罗。或梵语 kumāraka,音译鸠摩罗伽。(一)四岁或八岁以上,未满二十岁,且尚未...梵名 Brahma-pārisadya-deva。音译梵波梨沙天。又作梵身天。色界初禅天之第一天。以其乃大梵所有、所化、所领之天...(术语)佛为万行之所成,故云佛果,能成之万行为因,而所成之万德为果也。隋炀帝文曰:上求佛果。...(名数)一一弹指顷,二一日,三半月,四一月,五一岁,六十岁,七百千万亿岁,八乃至一劫。见甘露味论。...【专注一趣】 p1037 如九种心住中说。 二解 雑集论十卷十页云:专注一趣者:精勤加行,无间无缺,相续安住胜三摩地...(术语)三种观法之一。附托四谛等法相于我心向之观念也。...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的众生; 顶级的化妆是完美自己的生命; 顶级的成功是找到生命...
为什么有些人做善事后很快就产生感应,甚至发生奇迹,而有些人却毫无作用,根本没有善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乃是...舍卫城中,有位婆罗门的妻子产下一名男婴,不但容貌丑陋,身体还散发出浓浓的恶臭。虽然如此,婆罗门夫妇还是对他疼...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在。不是说皈依三宝,入了佛门,还在争闲气,还在争人我、争是...
当我们不好的念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烦恼了。贪欲烦恼时,你压制这个贪欲的念,到现在又碰上不顺心的人,又来压制嗔...中国自古即有善恶因果报应的思想。如《易经》中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说。佛教传入后,业的思想与此因果报应观念结合...问: 师父好!请问师父,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我听说有人持午,把胃搞坏了。 宏海法师答: 持午我想如果持得如法...
1、心中有大爱的人,才会有真爱,大爱无边。 2、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3、给他人以微笑,自己开心,他人也欢喜。...
丹霞天然禅师《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药山禅师惟俨《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凌行婆《佛祖历代通载》 |
巴利名 Saddhammanikāya。为缅甸上座部佛教派别。前身为全缠派,得名于孟云王(Bodawpaya, 1782~1819 在位)召开...
五种愚
楞严三关
转逢
谛决择
唱礼
童子
梵众天
佛果
畜生八寿命
专注一趣
附法观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智者的十大追求

长远心行善必获善报
黎军支证果偿宿业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勤转念,证菩提 -- 善于修这颗心
三世因果的道理
持午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