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僧肇。幼家贫。为人佣书。遂博观子史。尤善庄老。盖其粗也。年二十为沙门。名震三辅。什公在姑臧。肇走依之。什与语惊曰。法中龙象也。及归关中详定经论。四方学者辐凑而至。设难交攻肇迎刃而解。皆出意表。著般若无知论。什览之曰。吾解不谢子。文当相揖耳。传其论至匡山。刘遗民以似远公。公抚髀叹曰。以为未尝有也。复著物不迁等论。皆妙尽精微。秦主尤重其笔札。敕传布中外。肇卒年三十有二。当时惜其早世云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密教以阿弥陀如来为本尊,为灭罪生善、往生净土,或为亡者祈冥福而修之秘法。首先建曼荼罗,次列诸尊于本尊之周围,...(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有十二曜母鬼,游行于世间为小儿障害,此说以祭祀及咒术救疗之法。...(人名)杭州招贤寺会通,唐德宗时为六宫使,乞为僧,礼鸟巢道林禅师而落发。通一日欲辞去。师曰:汝今何往?曰会通...梵名 Buddha,巴利名同。又作佛驮、浮陀、浮头、没驮、步他、馞陀、复豆、浮屠、浮图。意为觉者、知者。佛陀本指释...【计常论】 p0867 此计常论略有二种。一、计前后际常,二、计极微常。皆外道计。瑜伽六卷十五页云:计常论者:...(人名)三教指归下曰:阿毗私度,常为胶漆之执友。梵Abhijit,女宿。...谓阿弥陀佛在因位为法藏菩萨时,为立选择之别愿,所预见之佛土。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中):“尔时,世自在...(名数)一本有种子,第八识处,为无始法尔,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是为本有种子。二新熏种子,种子由现行...凡十一卷。大方等大集经为大集部诸经之集成,全经六十卷,共分十七分,月藏分乃其中之第十五分,即卷四十六至卷五十...(传说)沙弥有通力,能入于澡瓶中。阿育王传七曰:昔阿恕伽王,见一七岁沙弥,将至屏处而为作礼,语沙弥言:莫向人...又作仁王、二天王、二天。谓立于寺门两侧,守护伽蓝之二金刚力士像。两者皆腰缠轻衣,筋骨逞露,束发怒目。左尊开口...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
一九二九年二月二十四日,母亲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卜村。母亲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均在年幼时生病夭折,家中仅剩...你们来山上打佛七,过七天的出家生活,已经吃素的当然好;没有吃素的,在这边吃七天素,口干净了,肚子也干净了,但...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
在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观念要正确,能够如此,道路就不会有所偏差,否则,理想的目标就很难...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察己过,勿论人非。要知道,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最痛恨的就是谈...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而《法华经》不是,注意啊!法华经说一个人改变...
我们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弥陀佛。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念《阿弥陀经》时要诚恳,出声诵...只要有人的一天,只要有地球的一天,只要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一天,就会有天灾人祸。在原始人类,虽然没有现代科技所造...
法师僧肇《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僧睿《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沙门法果《佛祖历代通载》 |
《大乘义章》,隋慧远(523~592)著。原来有五聚,二百四十九科,分为十四卷,现存本只有四聚(缺第五杂法聚)二百二十...
阿弥陀法
啰嚩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
布毛侍者
佛陀
计常论
阿毗私度
二百一十亿佛土
二类种子
月藏分
入瓶
二王尊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推荐】九十岁老母亲往生纪实
妙莲老和尚:吃素能去体臭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静察己过,勿责人非

一个人的成败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