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者。中印度人也。姓婆罗门。得法游方至罽宾国。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故有禅定知见执相舍相不语之五众。尊者诘而化之。四众皆默然心服。唯禅定师达磨达者。闻四众被责愤悱而来。尊者曰。仁者习定何当来此。既至于此胡云习定。曰我虽来此心亦不乱。定随人习。岂在处所。祖曰。仁者既来。其习亦至。既无处所岂在人习。曰定习人故非人习定。我虽来此其定常习。祖曰。人非习定定习人故。当自来时其定谁习。彼曰。如净明珠内外无翳。定若通达必当如此。祖曰。定若通达一似明珠。今见仁者非珠之徒。彼曰。其珠明彻内外悉定。我心不乱犹若此净。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摇。此定不是净。达磨达蒙师开悟心地朗然。尊者既摄五众名闻遐迩。方求法嗣遇一长者。引其子问尊者曰。此子名斯多。当生便拳左手。今既长矣。而终未舒。愿尊者示其宿因。尊者睹之。即以手接曰。可还我珠。童子遽开手奉珠。众皆惊异。祖曰。吾前报为僧。有童子名婆舍。吾尝赴西海斋。受嚫珠付之。今还吾珠。理固然矣。长者遂舍其子出家。祖与受具。以前缘故名婆舍斯多。祖即谓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非久。如来正法眼藏今转付汝。汝应保护普润来际。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尊者说偈已。以僧伽梨衣密付斯多。俾之他国随机淹化。斯多受教直抵南天。当魏齐王芳元始八年丁卯岁也。尊者以难不可苟免。独留罽宾。时本国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学诸幻法欲共谋乱。乃盗为释子形像潜入王宫。且曰。不成即罪归佛子。妖既自作祸亦旋踵。事既败。王果怒曰。吾素归心三宝。何乃构害一至于斯。即命破毁伽蓝祛除释众。复自秉剑至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尊者曰。已得蕴空。曰离生死否。曰已离生死。王曰。既离生死可施我头。祖曰。身非我有何吝于头。王即挥剑断尊者首。涌白乳高数尺。王之右臂旋亦堕地。七日而终。太子光首叹曰。我父何故自取其祸。时有象白山仙人者。深明因果。即为光首广宣宿因解其疑网(事具圣胄集及宝林传中)遂以师子尊者报体。而建塔焉。尊者付婆舍斯多心法信衣为正嗣。外傍出达磨达四世二十二师。祖罹难时。乃在魏高贵乡公己卯岁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无间殷重所作】 p1077 瑜伽二十八卷六页云:云何无间殷重所作?谓由如是正加行故;于诸善品,不虚舍命,速能积习...【圣正言教】 p1226 瑜伽八十九卷四页云:云何圣正言教?谓依众圣五无学蕴所有言教。卽是宣说诸圣成就如是戒、如是...【审观察】 p1340 瑜伽九十九卷十九页云:于自尸罗,三时观察;或初日分,或中日分,或后日分。若见无犯;便生欢喜...(名数)一通达智,能觉梦而通达诸法之智也。二随念智,能忆持过去事而不忘失之智也。三安立智,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术语)观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空寂无相也。中观论四谛品曰:因缘所...(一)诸佛之通称。诸佛远离烦恼之垢染,三业清净,故称清净人。成唯识论卷一则称为满清净者。[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一、...(术语)在显教谓能知诸经之深义者曰知法,在密教谓能知秘密之事相者曰知法。涅槃经十五曰:了知十二部经,名为知法...法界有事法界理法界: 一、事法界 现象界之万有诸法,曰事法界。 二、理法界 事法界中,事事物物诸法之元...(术语)藏通别圆四教之住地也。大日经具缘品明约于真言门菩萨,一生超四教之地,而度三劫十地。初说解唯蕴无我(是...(术语)二藏之一。小乘之经典曰三藏,大乘之经典单曰摩诃衍藏。智度论百曰: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梵名 Kijnara,巴利名 Kinnara。又作紧捺洛、紧拏罗、紧担路、甄陀罗、真陀罗。或称歌神、歌乐神、音乐天。kij 为疑...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对净土经典的熏修如果没有达到熟悉的程度,我们的举心动念,遇见事情时的判断,还是凡夫知见在起作用。 这些知见,...
1、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 下联:儿女原宿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 2、乐山凌云寺...
夜梦中多现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现生,不及前生故也。且三乘贤圣,尚有隔阴出胎乍时之昏,况具缚...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之时,一日,世尊以手指抓取地上的土后,问比丘们:你们认为我指甲上的土多呢?还...
春节到了,今天推荐几道经典的红烧素菜做法,让你春节也能露一手,味道极鲜,赶紧学起来吧! 红烧冬瓜 材料: 冬瓜...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这才是修佛的唯一目的;舍此而别修,就不是佛法的正宗。在人间...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问: 佛教人士常常放生,但既然在放生后动物一样会死,放生又有何意义呢? 答: 你的推论如果成立的话,你生病时也...
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第二十三祖鹤勒那《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佛祖历代通载》 |
(一)如法而离罪障之意。即有关比丘衣食住行等之一定限制禁止之法,依其规定如法修行者,则不致犯罪。遵行其法称为作...
无间殷重所作
圣正言教
审观察
菩萨五智
空观
清净人
知法
事理法界
四教地
摩诃衍藏
紧那罗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净土学人要做钝功夫

寺庙对联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为何很少有人梦见前生事

人身难得如爪土之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