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祖阇夜多者。北天竺国人也。智慧渊冲化导无量。后至罗阅城敷扬顿教。彼有学众唯尚辨论。为首者名婆修盘头(此云遍行)常一食不卧六时礼佛。清净无欲为众所归。祖将欲度之。先问彼众曰。此遍行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汝师与道远矣。设苦行历于尘劫。皆虚妄之本也。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我不知足。亦不贪欲。心无所希。名之曰道。时遍行闻已发无漏智欢喜赞叹。尊者又语彼众曰。会吾语否。吾所以然者。为其求道心切。夫弦急即断。故吾不赞令其住安乐地入诸佛智。复告遍行曰。吾适对众抑挫仁者。得无恼于衷乎。曰我忆念七劫前生安乐国。师于智者月净记我。非久当证斯陀含果。时有大光明菩萨出世。我以老故策杖礼谒。师叱我曰。童子轻父。一何鄙哉。时我自谓无过。请师示之。师曰。汝礼大光明菩萨。以杖倚壁画佛面。以此过慢遂失二果。我责躬悔过。以来闻诸恶言如风如响。况今获饮无上甘露。而反生热恼邪。唯愿大慈以妙道垂诲。祖曰。汝久植众德。当继吾宗。听吾偈曰。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理事竟。付法已。不起于坐奄然归寂。阇维收舍利建塔。当后汉明帝十七年甲戌岁也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书名)一卷,塞建陀摩阿罗汉造,唐玄奘译。略说萨婆多宗之法数。...指顿悟自心之禅。禅宗自谓超乎大、小二乘之上,故别立此名。据景德传灯录载,禅有深浅阶级,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为戒律所规定之进食时间,即日午之时。三世诸佛之法,以日中之时斋食,故称食时;过中一发,已不得食。依戒律所规定...(术语)可感人天之果之善业为福业。可成佛果之善业为道业。以菩提心而修之诸业也。...【卑摩罗叉】 此云无垢眼,罽宾国人。澄静有志,履道苦节,世号青目律师。罗什师事,改译什公十诵。...【蕴与取蕴差别】 p1453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四页云:问:蕴与取蕴、有何差别?答:名卽差别。彼名为蕴,此名取蕴。...(596-667)唐朝高僧,俗姓钱,因久居终南山以盛宏律宗,故律宗又名南山律宗。师持律精严,感得天人天天来给他送饭...【杂染三种】 p1411 显扬一卷十八页云:杂染性、有三种。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烦恼杂染者:谓一...亦名:无根残谤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无根残谤戒八十。制犯与前谤戒无异。唯轻为别。”行宗记释...即药叉神。又作大青面金刚、青色大金刚药叉。据陀罗尼集经卷九大青面金刚药咒法载,其形像,身色青,一身四手,左上...(术语)屠者之极恶者。俱舍光记十九曰:诸旃陀罗,皆名执恶,于中造恶过极甚者,名恶执恶。...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切愿,持佛名号。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为了生死,...
有因缘去福利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 大家都要老,但是,心里却不容易生出自己将来也会老的认知来。通常就会觉得,老...按:新加坡政府在2002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发表文章指出:吸烟的恶习是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养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四个...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已得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四...
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可能念佛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今天和大家讲一讲。知道了原因,这七天念佛...
弘法宜持论公允,理事圆融,不可偏执,不可意气用事。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的特别法门,胜异方便,然与通途法门并非冰...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我不禁百感交集。幸亏佛菩萨慈悲不舍,不然以末学这...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重。如果事事都为自己的利益打算,做任何事都只想到对自己有什...
第二十祖阇夜多《佛祖历代通载》
【佛教人物传】
上篇:第十九祖鸠摩罗多《佛祖历代通载》 | 下篇: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佛祖历代通载》 |
【定胜行】 p0807 瑜伽十四卷十六页云:又有五种修定修智二胜行者,正心解脱生长之门。定胜行者:因闻依谛圣言...
入阿毗达磨论
上乘禅
食时
道业
卑摩罗叉
蕴与取蕴差别
道宣
杂染三种
残谤戒制意
青面金刚
恶执恶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推荐】老去,其实很残酷
吸烟是如何引起致命疾病的

神通不敌生死

念佛要离憎爱二心

修净土后不读其他经律这样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