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敏。依灵芝增受戒法。专心净业。二十年。一日偶疾。请众讽观经者半月三日见化佛满室。临终念佛声出众外。酷暑留龛七日不变。异香郁然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412~496)南朝僧。钱塘(浙江)人,俗姓吕。幼时依止杨都祇洹寺慧义,十五岁出家,研习群经,精苦励行,后从西域...(术语)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之身也。如观音之三十三身是。...(界名)欲界有六天,谓之六欲天。色界之四禅有十八天。无色界之四处有四天。其他有日天月天韦驮天等诸种天神。即诸...(1913~)浙江绍兴人。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旋赴德国研究电机工程。氏为旅美航业钜子,笃信佛法,与张澄基博士...为我国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混合而产生之经典,乃冥府信仰与地藏信仰之结合。系描述人于死后之世界,将因生前之罪业受...善不善业,于善趣恶趣中感生异熟时,有招引业圆满业。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感异熟果。圆满业者,谓由此业生已领受爱...(仪式)又云佛事。为追福及善根开供佛施僧读诵讲说之会座也。【又】(杂语)佛法之修行,谓之法事。楞严经一曰:发...(573~649)唐代僧。河东人。字玄素。九岁学佛,修习法华教义。十五岁从新罗僧玄光学成论。十七岁即于海盐之光兴寺...(?~1404)明初临济宗僧。台州(浙江临海)人,俗姓陈。号圆极,别号圆庵。十五岁,投乡里之净安寺为沙弥,就迪元...(术语)闇于事理云迷,虚而无实云妄。唐华严经四曰:众生迷妄具众苦。仁王合疏中曰:所言惑者,谓迷妄之心。...英语 Monism。凡以唯一原理说明宇宙全体之见解,称为一元论。即谓宇宙世界之根本为一,而宇宙万事万物皆源于此一元...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的目的是要度化众生,所以从佛菩萨的角度来看,...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烟云...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佛学方面的信息很丰富,现在的佛子多为网络学佛,看到听到的很多,经常遇到一些标新立异,似是而...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付出的关心,给予的温暖,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体现出的都是内心的真...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遍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真者不妄...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时,小乘有七十五法,唯识发展为百法,其中有为法共九十四种...
思敏《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惟月《佛祖统纪》 | 下篇:行诜《佛祖统纪》 |
(物名)牌之一面书触字,一面书落字。触者不净之义,落者遗落之义。若厕中有不净污秽,则挂触牌,有鞋履等落于厕内...
慧基
示现
诸天
沈家桢
十王经
善不善业
法事
惠旻
居顶
迷妄
一元论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印光大师:警人命无常
为什么要修净业三福

网络学佛人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丈夫的木讷

三界虚伪,唯此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