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号明智。居南湖常以净业诱人。其徒介然创十六观堂。为东州之冠。实师勉之也。一夕谓侍者曰。今闻异香。吾意甚适。即召观堂行人俱集。含笑言曰。吾往生期至。即面西坐逝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华严经之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据华严经疏卷三载,以一心法界分别解释华严经题七字,列举如下:(一)大是心体,...(术语)一、生观,观缘无无明生行,缘行生识,乃至缘生生老死,次第生起之相也。是为流转门。二、灭观。观无明灭则...清净本然的法界,也就是佛所证的真如境界。...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对学人所作关于“自我创造”之垂示。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大四七·...梵语 parikalpita-svabhāva。乃唯识宗所立三性之一。又称遍计所执相、分别性、分别相、妄计自性、妄分别性。略称遍...(术语)止观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悉为中道实相之谓也。...(名数)一刀不伤,二毒不害,三火不烧,四水不没,五瞋恶见善。见檀特罗经。...【论体性】 p1329 瑜伽十五卷四页云:云何论体性?谓有六种。一、言论,二、尚论,三、诤论,四、毁谤论,五、顺正...屈浪拏,梵名 Kurāna。为七世纪顷西域古王国。又作屈浪那国、俱兰国、俱兰弩国。依大唐西域记卷十二所载,此国在睹...(书名)照天地实相之明镜也。仁王经下曰:是般若波罗蜜,是诸佛菩萨一切众生心识之神本也。(中略)亦名护国珠,亦...(术语)正食之时,即日午时也。三世诸佛之法,过中一发,已不得食。阿弥陀经曰: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问:唐朝牛头法融禅师说:一心有滞,诸法不通。一旦这个心有牵缠纠葛,要谈自在解脱就难了。是这个意思吗? 答:所...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
实际我个人24岁出家到现在60岁,我们师父们也可以见证,我每天虽然累,但却很快乐。因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当我选择了...转贴:小的时候,对于姥姥,一个27岁便守寡,独自在艰苦卓绝的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抚养了三个子女长大成人的农村老太...问: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就是说没有男女相. 在现今社会里女众为何比男众易得度?男众一当得度就非常的发菩...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倒、饥寒交迫。大家都很害怕贫穷,这固然是人生当中的困境、逆...
当下能令心清凉、解脱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远求。令人此时此地能够远离、灭除热恼是正法的特质之一。...某天,有个年轻人哭泣不止地来到佛陀面前。佛陀问他:年轻人,怎么回事? 他说:我父亲昨天去世了! 佛陀说:那能怎...
中立《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有严《佛祖统纪》 | 下篇:择瑛《佛祖统纪》 |
(术语)叹称教法之至极也。即大乘之异名。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为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
观心释华严经题
生灭二观
清净法界
云门三日
遍计所执性
色香中道
慈悲五利
论体性
屈浪拏国
天地镜
食时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圣严法师《一心有滞,诸法不通》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一定要让学佛成为快乐的事
我为什么走上素食主义
为何在佛的世界里没有女众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