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通高丽人。居四明宝云。敷扬教观几二十年。常呼人为乡人。有问其故。曰吾以净土为故乡。诸人皆当往生。皆吾乡中人也。后右胁念佛而化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梵名 Kelikila。乃髻利吉罗金刚之略称。又作计里吉罗、计利枳攞。意译作金刚喜悦、触金刚。乃密教金刚界曼荼罗理趣...子题:拜手 戒本疏·释皈敬偈:“礼者,敬而已矣;由屈敬故,表情尽仪,故云礼也。礼者,理也;事行合于正理也。余...【表诠】 又作依诠谈旨,为‘遮诠’的对称。表者,显其所是;诠者,具说事理。即从正面对事理作表显之叙述,令事理...属日本曹洞宗寺。位于静冈县田方郡修善寺町。空海之弟子杲邻所创,时为真言宗寺。后宋僧兰溪道隆住于此,改为临济宗...(术语)二种生死之一,为轮回六道凡身之生死也。轮回六道之身,各随其业因而寿命有分限,形体有段别,故曰分段。大...1、(喻)佛能破除众生的痴暗,有如红日能破除一切的黑暗一样。 2、(喻)佛法慈悲广大,普渡无私,如日之遍照大地...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四吠陀论】 p0437 西域记二卷六页云: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旧曰毗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杂语)瞎者盲目。屡与娄通,愚也,昧也。生者,指人之称。呼至愚者谓之瞎屡生。临济录曰:瞎屡生索饮钱有日在。...【四种净妙法】 p0446 瑜伽六十七卷九页云:复次当释月喻经中具戒,具德,柔和,善法,诸句差别。谓声闻中,略有四...(名数)于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之慈觉,以法华涅槃为理...(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身、受、心、法念处。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
有一个富翁得了绝症,他觉得自己将不久人世,心中很难过。后来,他请教一位隐居的名医老张。 名医为他把脉诊断后说...1、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
因为我们本师已经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间,作为我们修学佛法,乃至成佛的理论依据,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做紧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来进行,才是聪明...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观,即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四种正念: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作为学佛的人,如果...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嘉谷,...
义通《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晤恩《佛祖统纪》 | 下篇:遵式《佛祖统纪》 |
【一心剎那】 p0007 瑜伽三卷六页云:如经言:起一心,若众多心。云何安立此一心耶?谓世俗言说一心剎那,非生...
髻利吉罗
礼
表诠
修禅寺
分段生死
佛日
过去七佛
四吠陀论
瞎屡生
四种净妙法
二密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略说三十七道品

绝症富翁的三帖药
人的基本礼仪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不要向鬼神外仙请教
估客驼尸
四念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