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日。泛舶南海至天竺诸国。访善知识。问何国何方有乐无苦。何法何行速得见佛。天竺三藏皆赞净土。日闻喜跃。至健陀罗国山有观音像。祈请者或现身。日绝食七日毕命为请。七日之夜观音于空中现紫金相长丈余。手摩日顶曰。汝欲传法利人。又愿生极乐国。当如汝志。开元七年东归达长安。进佛真容梵夹。帝旌其德赐号慈愍三藏著净土文行于世。天宝七年将终。见莲华在前状如日轮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又作轮番。指相互交替轮值管理寺院之职僧。禅林象器笺杂行门:“自上位差,次第到下位,复还及上位,若车轮环转,故...【胜义无记】 p1104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胜义无记?谓虚空、非择灭。 二解 俱舍论十三卷十五页云:胜义无记、谓二...梵名 Vasu。又作婆[艹/叟]、婆薮缚斯。系奉婆罗门教之仙人。昔之摩揭陀国王,后出家为仙人,尝依四吠陀法之赞言,主...【九种粗语声闻粗语之相】 p0097 瑜伽六十八卷七页云:又有九种麁语声闻麁语之相。若有成就如是相者:当知此名不可...【二取】 二取有四种解说。一、相、见二取,所取者为相分,及能取者为见分。二、名、色二取,五蕴中的第一蕴为色,...(名数)一开佛知见,二示佛知见,三悟佛知见,四入佛知见。法华经方便品所说,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者,以使一切众生...【不积集及非不积集】 p0342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若所犯罪,由有智故;名不积集。或复从他而显发故;亦不积集。与此...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谓人如果在一心之中同时修习空假中三观,就可以在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之三种智。...(杂语)区别分明之貌。肇论曰:好思历然可解。探玄记一曰:不碍事相历然差别。...(术语)谓念佛为胜于一切余行之净土往生业因也。乐邦文类二曰:功高易进,念佛为先。选择集曰:往生之业,念佛为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说话、走路,做什么都看不惯,这可能也是源于前世的因缘吧。...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佛陀说,真正的平静并不远--它...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人,有事没事就拿着手机看微信。可见,这个心不容易调伏。心很...
世尊成道后未久,弥醯尊者作为侍者,悉心照料着佛陀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一大早,弥醯就外出乞食。乞食完毕,尊者在...
佛陀回光返照,用清净的智慧来观照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时候,把这个妙觉圆明、圆照法界的功德发挥出来了。发挥出什么自...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
问: 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 宏海法师答: 佛在《无量寿经...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在转过一条巷道时,他看见一团晕黄的灯光正从...
慧日《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持《佛祖统纪》 | 下篇:雄俊《佛祖统纪》 |
在一日之中写完一部经。...
轮差
胜义无记
婆薮
九种粗语声闻粗语之相
二取
四佛知见
不积集及非不积集
南山三教
一心三智
历然
念佛为先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越散漫

独修需要具备哪些因缘条件呢

佛陀开显出哪些自性的功德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很多大菩萨为何还要求生极乐世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