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法照。唐大历二年止衡州云峰寺。慈忍戒定为时所宗。尝于僧堂食钵中睹五色云。中有梵刹。当东北有山涧石门。复有一寺金书其题曰大圣竹林寺他日复于钵中见云中数寺池台楼观万菩萨众杂处其中。师以所见访问知识。有嘉延昙晖二僧曰。圣神变化不可情测。若论山川面势乃五台耳。四年师于郡之湖东寺。开五会念佛 (当是五日为一会耳)感祥云弥覆云中楼阁。睹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身满虚空。有数梵僧执锡行道。复见老人谓曰。汝先发愿。于金色界礼觐大僧。今何辄止。师遂与同志远诣五台。见寺南有光及随至佛光寺。一如钵中所见。东北五里果有大山。山有涧。涧北石门旁二青衣。一称善财。一称难陀。引师入门。北行见金门楼观。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寺方二十里一百院。皆有金地宝塔华台玉树。入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踞师子座为众说法。菩萨万数共相围绕。师于二菩萨前作礼问曰。末代凡夫未审修何法门。文殊告曰。诸修行门无如念佛。阿弥陀佛愿力难思。汝当系念决取往生。时二大士同舒金臂以摩其顶。与之记曰。汝以念佛力故毕竟证无上觉。文殊复曰。汝可往诣诸菩萨院巡礼承教。师历请教授至七宝园。复回至大圣前作礼辞退。向二青衣送至门外。师复作礼举头俱失。后与五十僧往金刚窟。即无著见大圣处。忽睹众宝宫殿文殊普贤及万菩萨佛陀波利。师方作礼举首即失。夜于华严院见寺东岩壑有五枝灯。师曰。欲分百灯。既而如愿。复曰。愿分千灯数亦如之。光遍山谷。又前诣金刚窟。夜半见佛陀波利引之入寺。后复于华严院念二大士记我往生。乃一心念佛。忽见波利谓之曰。汝华台已生。后三年华开矣。汝见竹林诸寺。何不使群生共知之。师因命匠刻石为图。于见处建竹林寺。既毕谓众曰。吾事毕矣。数日别众坐逝。推波利之言。果三年也(当大历七年也)师于并州行五会教化人念佛。代宗于长安宫中常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遣使寻之至于太原。果见师劝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柳子厚集南岳碑云。代宗时法照为国师)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一)(?~646)唐代僧。丹阳人,俗姓冯。年少即从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出家,以其肤色焦黑,故号乌凯。曾住静林寺、...【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 p0990 大毗婆沙论五十二卷十四页云:何故名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耶?答:系在欲故,...【亲近现观道】 p1386 杂集论九卷十四页云:亲近现观道者:谓信等五力。如是已得增上缘者,为欲无间通达谛理;修习...【违逆】 p125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七页云:违逆者:谓于三世,思惟苦故。...(一)意指清净无垢之僧侣。 (二)(1607~1669)明代曹洞宗僧。湖州(浙江)德清人,俗姓张。世称伴我净侣禅师。出家...二智者: 一、实智 达菩提实理之智也。 二、权智 又谓之方便智,通佛菩萨权方便之智也。...(物名)金刚墙之别名也。为真言法之结界,交立三钴金刚,而观想为周遍四方结界修法之坛场也。...(印相)莲华形之印相也。演密钞九曰:莲华印,谓大指名指相持,余三指散舒是也。...为天台宗所立之词,指释迦丈六之劣应身。境,所观之境;本,根本;定,必定;身,指丈六三十二相之应身。谓藏、通、...指于世尊一代之八处灵迹所建立之大塔。略作八塔。分别为:(一)迦毗罗城蓝毗尼园,乃佛生处。(二)摩伽陀国之尼连河边...(杂名)始建寺时所定殿堂廊庑之柱础图也,是虽为后日无用之物,然住持之人不可不知之。故入寺后。宜询问两序之人。...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
往昔古人参访善知识,动辄需跋山涉水数月,艰辛之至。而今交通发达,修行人参访丛林极为便利。如何亲近净业知识才能...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大安法师答: 散念佛号也有功德。散念佛号也要回向,散乱心...
我们要深信在这个五浊恶世,舍去念佛法门,绝对不可能得到救度,要有自知之明。 通过对自我的解剖,对所处环境的观...
以前我读佛学院,我们的教务主任在新生训练时,他在黑板上写一个熬字,老法师说,佛学院的修学重点是对一切能熬得过...
现在的众生是末法的众生,业障很重。对比自己,会发现我们就属于业障重的众生。烦恼妄想特别多,心想宁静下来,想制...
人生什么是苦?什么是乐?根本没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苦乐的感觉因人而异,它只是个人的感受而已。有人说:「人生真...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非常丧气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起头笑...
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念不退。念不退当中就能够圆超九法界的那...
国师法照《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承远《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少康《佛祖统纪》 |
(术语)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乞食于人也。是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业而自活,称为邪命。梵云...
智凯
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
亲近现观道
违逆
净侣
二智(二)
四方结
莲华印
境本定身
八大灵塔
砧基簿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真实办道方能获得法益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不能得度

障碍最怕一件事,就是你的坚持

韦提希夫人替末法众生请法

佛陀僧团论苦的根源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