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僧稠。钜鹿孙氏。从景明寺道房禅师受行止观摄心旬日即得入定。复修涅槃圣行四念处法。安居五夏。日唯一食。尝九日修死想观。以所诣白跋陀三藏。藏曰。葱岭以东习禅定者汝为最矣。复诣王屋山修习前法。遇两虎斗。师以锡杖中解。虎即散去。黄门侍郎李奖。求学禅要为说止观两卷。北齐文宣。诏师出山说法。师为说三界本空万法如幻。荣华世相不可常保。帝为之毛竖汗流。于邺城结云门寺以礼奉之。宴坐一室未尝送迎。弟子或以为谏。师曰。宾头卢迎王七步致令失国。吾虽德不逮古。而仪相是同。不敢自欺。冀致福于帝耳。帝惑左右之言。谓师不敬。欲躬往加害。师已冥知。旦乘牛车往谷口二十里。拱立道旁。帝怪问之。师曰。身血不净恐污伽蓝。帝愧悔。谓侍臣杨遵彦曰。若此真人何可毁谤。欲负师还寺。师磬折不受。帝曰。弟子负师遍天下未足谢愆。遂同辇还宫。问弟子前身何人。师曰。曾作罗刹王今犹好杀。祝盆水使视之即见罗刹形。又欲见佛法灵异。师投袈裟于地。帝遣人举之。增至数十人不能动。师令沙弥取之。如举一羽。帝益敬信。请受菩萨戒。留禁中四旬而出。乾明元年四月示寂。敕建塔以藏舍利。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诸欲得稠林名】 p1352 瑜伽六十一卷二十二页云:复次当知诸欲,由五种相似法故;得稠林名。一、由众多相似法故,...(名数)一常少不可得,二无病不可得。三长寿不可得,四不死不可得。见四不可得经。...【善见善知及善思惟】 p1148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彼于先时于世间集及世间灭,由闻思慧,说名善见;亦名善知。由...(杂名)金色之容貌。佛身也。心地观经一曰:希有金容如满月。慈恩寺传五曰:耳承妙说,目击金容。...【和合及不和合】 p0798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和合者:谓诸行缘会性。不和合者:谓诸行缘乖性。...(名数)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术语)不定地法之一。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识惛熟,谓为睡。五识闇冥而不恸,谓为眠。心所之一。属于烦恼。于...【室利毱多】 西域记云:唐言胜密,以火坑毒饮,请佛欲害。...(人名)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时,容仪可爱,父见欢喜,唱言善来,故立为名。具德经曰...指一宗之各别风貌。又称风仪、禅风。禅宗特称宗师家之风仪为宗风,如云门宗风、德山宗风。又祖师禅风相承,乃该宗独...禅宗公案名。又作禾山四打鼓、解打鼓、禾山打鼓。即唐末五代禾山无殷禅师(884~960)对于学人之参问,四次均答以“...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是大乘特别法门,然并不违异于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极乐世界...
梁云娣老居士,是江苏省宜兴市新街百合村人,于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农历四月二十四)八点四十五分,在佛号中安详...【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用之间,而未尝离。前篇所言是也。论其迹,则见于早晨一茶之顷...
做善事的人,不仅他的宗族亲戚爱戴他,朋友乡党尊敬他,即使是鬼神也在冥冥之中帮助和保护他。作恶事的人,不仅他的...传说在深山里,有一座栖息着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蓝清澈,湖边林木蓊郁、繁花似锦,景色十分美丽。 湖边的林木中,有...
父母,祖父母乃至亲人长辈老病时,我们能以饮食,医药,衣服,种种必须品供养之,用心护理使不漏洞,供养的每一天,...
念佛号的种种利益,利益是很多了,因为阿弥陀佛大愿之王满足一切众生各各层次的愿望,无论世间的愿望,还是出世间的...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我们在这一科当中讲到世界的相续。这个...
禅师僧稠《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法因《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智琰《佛祖统纪》 |
【超出】 p1171 解脱所缘,名为超出。如瑜伽十一卷十三页释。...
诸欲得稠林名
四不可得
善见善知及善思惟
金容
和合及不和合
七贤七圣
睡眠
室利毱多
娑伽陀
宗风
禾山解打鼓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梁云娣老居士往生记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冤冤相报,给子孙留下祸患
火烧执着鸟儿

悲田供养获极大功德福报

大安法师列举念佛六大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