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俊芿。日本国人。先传瑜伽密教(唐元和间。国人空海入中国。受密教于不空弟子慧果)。久之杭海来中国。登灵山谒北峰。学天台一宗。执经受教尽通其旨。开禧初。北虏犯边。芿启北峰欲结坛诵咒。如不空解安西围。时论委靡竟不克行。北峰乃令遣徒归国取中华先所传五部之法。而其徒沦于海(此是北峰印法师法嗣。有十六人。前失十一人。后失三人。唯存此法师与赵彦肃二人而已)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摩腊婆,梵名 Mālava。乃南印度之古国,位于邬阇衍那国之西。又作摩罗婆国、南罗罗国。此国据莫醯河东南,土地丰腴...(名数)谓四种死生之人也。【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术语)众生有善根之机,而感佛也。又众生有善根之机,故佛感应之也。探玄记一曰:机感相应,有形言现。释签一之一...即吟咏;或指可供吟咏之韵文体诗、歌。吟咏之时,拉长声音来吟唱,其曲调如鸟、兽、虫等之鸣声,细而长,闻之有悲凄...出自十二品生死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佛为诸比丘说,从四果至三涂,善恶生死有十二品。即:(一)无余死,谓罗汉...境界者,谓一切烦恼还用一切烦恼为所缘境,及缘诸烦恼事。又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余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有...(仪式)拈者撮也。佛传法而付法衣时,弟子撮之下法语,谓之拈衣,此为弟子初出世,开堂时行之者。敕修清规受请人际...(衣服)大衣即僧伽梨有三位九品之别。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四曰:又僧伽梨,下九条,中十一条,上十三条;中僧伽梨,下...理禅,即断尽烦恼妄想之无漏禅定,又称理定;反之,事禅即为有漏定。天台四教仪集解卷中(卍续一○二·四二上):“...因明用语。于因明论式中,称宗(命题)之“有法”(主词)所具之法为宗法。即前陈(主词)之异称;与之相对者,“法...(杂语)邪鬼之因缘。止观十下曰:若前世,外有鬼缘,鬼则加之,发鬼禅鬼见。...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然而还有一难,比这四种更难,...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他会思考的越多。越是优秀越是努力,这一现象的根因在于,优秀的人总能看到比自己更好的,而平庸...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同时定住,这么强大的定力如何做到?请师父解惑,阿弥陀佛...
大家要管好自己。事情只要你有参与,你就要把你份内的事情做好。做不好,不管有无过失,你就要承担责任。你们看世间...曾经有两位泰国比丘来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读书,才刚大学毕业,非常年轻,分别出家一年半到两年,讲话的态度很安详...
注意事项: 凡设供作此会者,或七日或五日、三日、一日,皆应于前数日置办鲜果、供品,时新等俱宜备齐。时日大众沐...
大珠慧海向马祖道一求佛法,马祖告以:「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 这是指出每一个人的内心...
法师俊芿《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若讷《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正皎《佛祖统纪》 |
(术语)正觉之道路。菩提之道。楞严经六曰:无上觉路。...
摩腊婆国
四种人
机感
吟
十二品生死
境界
拈衣
九品大衣
理禅事禅
宗法
鬼缘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修道的第五难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越努力就越幸运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严以律己不诿过
圣严法师《有什么烦恼放不下》

盂兰盆供仪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