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若讷。字希言。嘉兴孙氏。初依竹庵于德藏。克志苦学。久而婴病。心叩大士口诵秘咒。梦大士灌以灵液。寤而失其疾。乃往赤城谒证悟。迁上竺命师首众。既没。诏师嗣居之乾道三年春二月。驾幸上竺。展敬大士。问光明忏法之旨。师答曰。梵释天帝四大天王。下临土宇护国护人。故佛为说金光明三昧之道。后世祖师立为忏法。以资诸天之威德。故帝王士庶皆可修持。上说授右街僧录。既而诏于山中建十六观堂。仍放其制作堂于大内。四年夏召师内宿观堂论道。四月八日。召师领徒五十人。入内观堂修金光护国法。上问曰。佛法固妙安得如许经卷。师曰。有本者如是。上然之。进左街僧录慧光法师。九年。召对选德殿。问大士历代灵迹及法华经旨。上曰。最初得师发明此事。遂以圆觉悟得法门。譬如著棋胜负既分不但并去棋子棋槃亦须一时并去。师曰。并去者亦不可得。上曰。宗说俱通其师之谓。有诏令讲圆觉。至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师曰。心本无形因尘有相。尘灭心灭真心湛然。上手书其语以赐。又尝问金刚之旨。师曰。此乃六百卷般若中一分。兴问断疑特喻金刚。故无著论云。此金刚波罗蜜以如是名显示势力。絓是般若皆有是力。此既诸般若之释疑。是故金刚二字。文虽出此。义实通诸般若作譬。故持说者。福重功深(文句。絓法华座席。记絓预也。宋斐骃史记序云。采先儒之说。豫是有益。悉皆抄纳。当知荆溪训预。与斐骃合)上曰。朕日读此经。今更命众。合诵三万卷。乃降札云。平昔以来。所食禽鱼之类伤害为多。今仗般若为除此过。庶使群生俱承解脱。时沂王尚幼。上召师入禁中。为王说法摩顶。尝以疾丐间。上曰。且赐地筑室。更数年彼此作闲人。水边石上共说无生。十一年。退处兴福。特授两街都僧录。时光宗在东宫。书归隐之扁以赐之。仍制赞以褒称其德。孝宗退养重华宫。召注金刚经。肩舆登殿止宿殿庐。注成以进。上披览益有省发。绍熙二年十月旦。谓侍人曰。吾宗通法华宜以此终。乃集众修法华忏。取道具进两宫。端坐而化。寿八十二。塔于正寝。绍熙二年。谥宗教广慈法师普照之塔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术语)轻人之慢也。法华经不轻菩萨品曰: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不实语】 p0318 集异门论十三卷五页云:问:云何不实语?答:且如苾刍,举他苾刍,不见不闻不疑犯戒犯见犯轨则犯...(术语)又曰别见。性为分隔之妄见也。别教之菩萨入地以后渐断之。...(印相)有二种:一,不动明王之印,剑在鞘中之形,右手拟剑左手拟鞞者。二,大日如来之剑印。大日如来剑印曰:二手...办理授戒忏悔等事的师父。...禅宗公案名。又称雪峰是甚么、雪峰低头归庵。此公案寓托唐代禅僧雪峰义存向二僧问“甚么”之话语,表示悟达者之运用...云何集谛?谓诸烦恼及烦恼增上所生诸业,俱说名集谛,由此集起生死苦故。烦恼增上所生业者,谓有漏业,若尔何故?世...(一)为二相之一。“总相”之对称。一切法皆无常、无我,是为总相,即总括之相状;然一切法亦有各别特殊之相,如水为...(813~871)唐代僧。沛国陈留(河南)人,俗姓史。会昌(841~846)初年游访灵武之贺兰山,得一清净地,名为白草谷...(杂名)禅林之目,卧时铺于席者,即铺蒲团也。原是律中之坐具。见象器笺十七。...(术语)凡譬喻不可显喻其法之全分,但比况其一分之义,是曰分喻。例如言面如月,则以月之端正一边而比显面貌端正之...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
问: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才可以灭罪呢? 良因法师答: 依此运心,随所兴起,计功分课 ,依着这个仪...
在我们生命当中,主导我们见闻觉知的,不是你的眼根,也不是嘴巴,真正的背后的本来面目,最终的主人翁,其实是我们...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听到这句话我们就知道念佛法门,在整个普遍大众中是有许多人修学的...
佛陀说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不是一个点状的,它是一条线的,而且是流动的,它是从过去流到了现在,...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这位长者子很会讲述航海及开船的方法,如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漩...
这个习气不容易了解,但是我们用一种比喻就很容易了解,比如说你每天泡茶,你每天泡茶、泡茶,泡习惯了,这个茶叶,...
法师若讷《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则约《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俊芿《佛祖统纪》 |
(菩萨)法华地涌菩萨四上首之第一。...
轻慢
不实语
别惑
剑印
羯磨僧
雪峰甚么
集谛
别相
增忍
眠单
分喻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拜忏时怎么做才能感应到三宝的加持

【推荐】主导我们的见闻觉知,其实是那一念心性
无明的产生
念佛人很少往生的原因

我们的生命大都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