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从进。妙年聪辩为学早成。久依超果具得其道。出主德藏。讲训有法学者归之。多述教义发明所得。作楞严解尤称高妙。示寂之日。留龛月余。容色不变。及从火洛。舌根不坏。若红莲华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旃檀,梵语 candana,巴利语同。又作栴檀树、真檀树、栴陀那树、栴弹那树、栴檀那树、真檀。本草纲目称为白檀、檀...(经名)Mahāvaipulyabuddha-gaṇḍavyūha-sūtra,译曰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经。即华严经之具名也。华严玄谈九曰:...(经名)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亦名:伽蓝 子题:园林、僧坊 羯磨疏·诸众安居篇:“伽论云,云何名林?林名伽蓝,即给孤园,是其证也。”济缘记释...【苦出离依受】 p0847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卷三页云:问:若尔;一切苦受,皆应名耽嗜依。皆能与爱,或一切烦恼...如来现佛身教化众生,名应身,现九界身,皆名化身,合称为应化身,为三身之一。...梵名 Prajā-pāramitā。全称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一)意译作以智慧渡到彼岸;乃此类圣众之通称。陀罗尼集经卷八(大...【色境】 又作色处,为五境之一,是眼根所对之境,为眼识所缘的对象。色境的色,不是色蕴所摄的一切色法,而是眼识...(术语)法华已前佛为方便说故,不说声闻缘觉二乘之作佛,至法华说真实之一乘,始说二乘作佛,与以记别。辅行六曰:...(传说)未曾有经下曰:祇陀太子白佛,昔受五戒制酒持难,欲舍五戒而持十善。佛言饮时有何过?答国中豪贤时斋共饮,...禅林入门之学人以唤钟为讯号,顺次入其师之室中,亲受师家之教;是时,任何人皆不得缺席,即称为总参。[禅林备用清...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为我们要晓得,之所以能生到这些国土里边,他的门票是什么呢?...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变成了天仙仙女了。心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及到尊师重道的问题。如佛陀在《观无量寿佛经》中谈到净业三福...
修蓝博士说,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想因为什么问题,比如说看到塞车了,一般人就想,哎呀你看今天怎么又交通阻塞...
佛教里有一句大家都听惯了的话:人身难得。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法华经》里就说了一个譬喻:盲龟值木,就是说,...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祖师大德总是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这句看似简单,实则深妙的箴言,人人道得,却未必人人行得。然而,行人若不能老...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莫能摇惑,一切境缘莫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
法师从进《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圆智《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宗印《佛祖统纪》 |
(术语)八忍之一。照了欲界灭谛之无间道智也。...
旃檀树
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
分别善恶所起经
僧伽蓝
苦出离依受
应化身
般若菩萨
色境
二乘作佛
祇陀饮酒
总参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没能力断烦恼,要持佛号求往生
为妇换鼻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感恩、忏悔可以清除业障垃圾

人身到底「难得」到什么程度呢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老实念佛的人是什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