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仲元。号神智。妙年纳戒。即学教于天竺净慧。及继主祖父道场。道风大振。六年将退间草堂。请首座永堪以自继。且谓之曰。首座寮中什物并留后人。方丈所用亦自足。师止携三衣一钵香合拂子尼师坛纸被浴具。世称为七事随身。过草堂及观首座寮。止一纸衾了无余物。人莫不高二师之风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名数)有四种(一)菩萨璎珞经所说。一如如智法身,证如如之理之实智也。二功德法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之功德也。...谓尽十方之法界而无余。又作尽十方界、尽十方世界、全法界。往生礼赞偈(大四七·四四三中):“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子题:僧尼二众结界得互相叉结、僧尼得通结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五百问云,大僧与尼通结得,不得相叉。”资持...【称赞人天二种过患】 p1297 瑜伽九十二卷十四页云:复次若有希求人天盛事,自发誓愿,行梵行者;当知彼为称赞人天...(一)全一卷。北周道安撰。论述儒佛二教之大旨并比较其优劣之作,凡十二篇。全篇由问答体而成。后周天和四年(569)...(地名)国名。在中印度。土地卑湿,稼稷丰饶,崇重学艺昔戒日王之游东印度也,于此筑宫,理国务。至则葺茅为宇,去...【舍婆提】 西域记云:室罗筏悉底,旧讹云舍卫。此云闻物,宝物多出此城。亦翻丰德,一具财宝,二妙五欲,三饶...(修法)佛眼尊之修法也。佛眼尊为佛母,故云明妃。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有佛眼明妃之目。瑜祇经佛眼尊之所说有五...(1919~)东北辽宁人,俗姓谷。自幼茹素,不沾荤腥。十岁依鄞县(浙江)天童寺清一和尚出家,十一岁于天童寺受戒,...谓世间之法唯有假名而无实体,然凡夫因痴迷而视其为实有,故依照世间一般之见解,于世法上设立假名,此称为有名无实...【立宗】 p0530 瑜伽十五卷七页云:立宗者:谓依二种所成立义,各别摄受自品所许;或摄受论宗,若自辩才,若轻蔑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优婆塞戒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一、发出离心,断爱出家 居常太息曰:人命过隙耳,浮生几何。吾三十不售,定超然长往矣,何终身事龌龊哉。前妇张氏...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顿,终究迷失悔恨。 你们在小的时候,都曾梦想将来长大了,要...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内容非常丰富,就像古人所说,讲到赵州禅,就没有你的开口处,...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中记载的故事: 北方的桥上设有栏杆,那是防止过桥的人不慎...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阿弥陀佛从法座上下来,在前引领他一起经行。永观师一时惊讶...
光阴迅速,人命无常,万物皆变异,佛教认为万物都是无常,于是有无我观,佛经里句句皆说无我,如心经「照见五蕴皆空...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难的众生!《法华经》的〈药王菩萨本事品〉当中,佛告宿王华菩...
法师仲元《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德贤《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永堪《佛祖统纪》 |
【摄】 p1457 如老差别中说。 二解 如十一种摄中说。 三解 瑜伽十三卷十九页云: 云何摄?谓十六种摄。一、界摄。二...
五种法身
尽十方
僧尼结界相叉可否
称赞人天二种过患
二教论
羯朱嗢祇罗
舍婆提
佛眼明妃法
觉光
有名无实谛
立宗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古杭云栖莲池大师塔铭》略释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为什么你活着的时候要作恶
百病从心生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