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智深。赐号慈行。嘉禾沈氏。初依海月学教观。既成归受业崇福西寺开长堂云水供。建光明期忏会。二十年如一日。专念净土劝人称佛号。从化者不知数。政和乙未六月坐亡。留龛七日色不变。荼毗之日异香袭人。人收舍利与骨俱尽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行人得第四禅已,深思色法过罪,作意灭除一切色法,一心缘空,念空不舍,即色定谢而空定未发,亦有中间禅。尔时勤加...十一想思念如来经说,比丘应以十一想来思念如来,即:戒意清净、威仪具足、诸根不错、信意不乱、常有勇健意、苦乐不...(故事)增一阿含经八谓提婆达兜恶人便往婆罗留支(阿阇世之别名)所告言,昔民氓寿命极长,如今人寿不过百年,王子...(譬喻)蕱又作梢。凡兰香花生时,梢头花子分为七分,以譬鬼神碎罪人之头为七分。旧所谓阿梨树枝是也。慧琳音义三十...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曰四障: 一、惑障 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思惑,能障蔽正道也。 二、...(术语)梵语三昧Samaya,一译正受。三为正,昧为受也。是禅定之异名。定心,离邪乱,谓之正,无念无想,纳法在心,...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恶,亦即诸恶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众善奉行之意。此止持与作持二门,可...【等流善】 p1119 集论二卷九页云:何等等流善?谓已得寂静者,由此增上力故,发起胜品神通等、世出世共不共功德。...发问之五种原因。即基于不解、疑惑、试验、轻触、欲利乐有情等原因而问。[瑜伽师地论释] p1184...【舌识】 p0633 集论一卷十二页云:何等舌识?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 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二页云:舌识云...(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于陀罗尼集经三。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啰瑟吒大将,禁...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做真实的自己,处处为生活所逼,说违心之话,做违心之事。戴...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你一生修行之大事吗?也就是说你解决不了轮回的问题。今生解决...
有位学长告诉末学:他去请问老和尚要怎么样念佛? 老和尚马上反问他:你怎么样念佛? 他答:我有空的时候就念佛。 ...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问题,阿弥陀佛就是让十方恶业凡夫分三步走来解决成佛的问题...
在善恶关头,你怎么善用其心? 依着事、依着境,境就是外面的境界相。事,每一件事情,你怎么发愿? 善用其心,听起...卡尔是一位卖砖的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使他陷入困难之中。 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走访建筑师与承包商,...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对这个气温骤降、风大干燥的季节,我们身体里的有些器官能抗寒...
法师智深《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法师从雅《佛祖统纪》 | 下篇:法师德贤《佛祖统纪》 |
于禅宗,通达堂奥之宗旨者称宗通;能面对大众自在说法教化者称说通。又作宗说俱通。此语与自觉觉他、向上向下、行解...
空处定
十一想
毗婆娑罗王幽死
兰香蕱
四障
正受
二持
等流善
五种问
舌识
十六善神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戴着假面具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有空就念佛,没空就不念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成佛的三个步骤

善用其心怎么个「善用」法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