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道遵。字宗达。吴兴张氏。年二十。受具戒学毗尼。复参左溪习止观及法华三昧。尝从容谓门人曰。尧舜之民不必独义。教之至也。教若不至民何咎焉。乃广写法华。置经院于姑苏支硎山。举高行沙门二七人。常持法华。以烛继昼。用扬大雄之慈声。大历元年。郡刺史韦元甫。尚书刘晏等。尊慕大乘相与表奏。赐名法华道场。于是自江以东。置经院者十七所。皆法于师也。师于山中铸像写经。讲演妙法临坛度人。岁无虚景。天宝元年。于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忽睹大明上烛于天。身在光中以问荆溪。溪释之曰。智惠光明从心流出。将以显发第一义天者也。又尝见此身在空中坐。先达谓是垢尽理明洞达无碍之相。兴元元年七月晦。无疾告终。寺众同梦大殿忽倾。咸知法匠将亡之兆。传教门人灵输法盛道忻灵源。皆善弘禅法云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恶趣劣分众生寿量长远】 p1160 显扬十八卷十八页云:何因缘故,于那落迦、傍生趣劣分众生、寿量长远,非于欲界所...(图像)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一手所把持之物也。此手即曰化宫殿手,宫殿手,宝殿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普遍寻思】 p1186 杂集论十卷十一页云:普遍寻思者:由有分别作意俱行慧,建立诸法相故。...(天名)智度论十七曰:如声闻,闻紧陀罗王屯仑摩Druma,弹琴歌声,以诸佉实法赞佛。是时须弥山,及树木皆动。大迦...(菩萨)Vajraratna,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之上首。是与虚空藏菩萨异名同体也。标摄持功德财宝,...【定论】 p0807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言定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散动过患,正定功德;故名定论。...(杂名)药师十二神将之眷属也。药师经曰: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杂语)三位极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大小乘各异其论,小乘以分析之极为极微。至于极微,则无可分上下左右方角之部分...【昙摩流支】 此云法希,亦曰法乐。南印度人。偏以律藏传名,弘道为务,感物而动,游魏洛阳。...(术语)谓往生极乐者,即时得无生法忍之悟也。安住于无生之理而不起诸惑,是曰无生法忍。观无量寿经曰:如弹指顷,...指由诸种香料调合所制成之香,多用于密教供养中。俗称五种香。据苏悉地经卷上、瞿醯坛跢罗经卷中等载,用于涂香之香...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蕅益大师会特别强调往生的条件: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浅,这话说的是非常直截了当,我们看...
慧思大师(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武津县(今河南上蔡县)人。十五岁信仰佛教出家,二十岁受具...自利能让人走多远?市场边界的扩展应该有怎样的过程?人富有之后如何获得幸福?这些问题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得到答案...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禅师),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
我们讲到十二因缘,佛教的生命观,它是建立一个无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间的道理,它只建立一个生命,你今生...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鹿。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诉比丘们:尚未漏尽...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例如说我们人人都有烦恼,但是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学道别无实法,变化气质,克除习气而已。气质变,品格不期超而自超。习气除,佛法不求透而自透。金以炼而精,镜以磨...
禅师道遵《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禅师神邕《佛祖统纪》 | 下篇:禅师大义《佛祖统纪》 |
【勤三摩地】 p1223 瑜伽二十九卷五页云: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又云:若于过去未来现在所缘境界、能...
恶趣劣分众生寿量长远
化宫殿
普遍寻思
紧陀罗王屯仑摩
金刚宝菩萨
定论
七千夜叉
极微分不分
昙摩流支
即悟无生
和合香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两世为僧的南岳慧思大师
做大事业需要哪种精神

净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门

早一点认命,才可能早一点上路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