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弘景。富阳文氏。贞观二十二年。于玉泉奉敕得度。依章安禀受止观。常诵法华。蒙普贤示身证明。天童奉侍左右。后于寺南十里别立精舍曰龙兴。天后证圣元年。诏同实叉难陀等译华严。自天后至中宗。凡三诏。入宫供养为受戒师。后乞还山。帝敕于林光宫。同天下名僧二十人修福置斋。帝亲赋诗。令中书令李峤等应和以为赠。师捧诗长揖振锡而行。天下荣之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指生生相、住住相、异异相、灭灭相四者。乃相对于显示诸法生灭变迁之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四本相(四有为相),...亦名:与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论犯四缘:一、是比丘尼,多论三众同犯;二、非亲里;三、自送遣...(术语)二十犍度之一。明治覆藏过失罪之章篇。四分律所说。...【烦恼缘有二十种】 p1195 显扬十九卷二页云:烦恼缘有二十种者:一、乐,二、苦,三、不苦不乐,四、欲,五、寻,...(书名)众贤着。显宗论之异名。光者光显之义,三摩耶者梵语,义类之义,即光显自宗义类之意也。婆薮槃豆法师传曰:...【法界无量】 p0761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法界无量?谓善不善无记诸法。如是等类差别道理,应知无量。 ...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称为菩提;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三菩提之一。又作诸佛菩提、阿耨...据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三载,毗卢遮那如来示现法界无尽身云,周遍微尘刹海,于下列十处常说华严大经,令众生皆归性海...亦名:覆身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覆身者,处处身露也。”资持记释云:“此以正行列为戒本;如齐整静默用意...(术语)苾刍应受持之戒律。即二百五十之具足戒也。...【有相散动】 p0545 世亲释四卷十八页云:有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卽以其有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岁月静静流过,无论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遭遇,我们都应该从中汲取智慧。人的一生,如果得不到智慧,那不过是和动物一...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有一位中年才出家的高僧,住在离家很远的山上的寺院,由于传说他有很高的修行,许多弟子都慕名来跟随他。平常,他的...
一、一个设问 如果阿弥陀佛今天就现身来接我们往生极乐国土,我们将会作何反应?是心无旁骛、一无挂碍地随阿弥陀佛...青年人即将走上社会,为此惴惴不安。临行前,青年人来看望爷爷,希望爷爷能给他一些忠告。 爷爷说我的菜地很久没有...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见浊是指邪知邪见的...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把这个犯戒的因缘分成三大类:意乐、加行、究竟。 先看他心中...
禅师僧珍《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禅师敬韶《佛祖统纪》 | 下篇:禅师吉藏《佛祖统纪》 |
梵语 danta-kāstha,巴利语 danta-kattha 或 danta-pona。音译作惮哆家瑟詑、禅多抳瑟插。又作齿木。即磨齿刮舌之...
四随相
为非亲尼作衣戒犯缘
覆藏犍度
烦恼缘有二十种
光三摩耶论
法界无量
无上菩提
说遍十处
露身白衣舍戒释名
苾刍律仪
有相散动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可从这四点来判断
不变应万变
高僧的眼泪

阿弥陀佛今天就来接引,我们会作何反应
三只桶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学佛切勿执理废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