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智锴(音楷)豫章夏候氏。博通三论著名当世。及见智者。禀受禅法深有开悟。晚入庐山造大林精舍。专志修禅莫测其证。二十余年影不入俗。隋文帝召入京。辞疾不赴。豫章郡守请讲法华。力拒之曰。吾当终于山舍。既而道俗恳请不已。勉为之行讲经未竟。果终于州治之寺。人始悟其先知。时炎暑正盛端坐如生。异香满城数日方歇。众奉禅龛还葬庐阜 。
佛教词典 > 佛教人物传 > 正文
【言具圆满】 p0699 瑜伽十五卷十五页云:言具圆满者:谓如有一、凡有所说,皆以其声,不以非声。何等为声?谓...(术语)谓台家圆教所谈之三谛。三谛为空假中,藏通二教依空谛之一,别教虽添假中二谛。然空假中次第而观,故谓为隔...(术语)十三大院中第二院以下对于中台八叶院,故总曰外部。又,外金刚部院之一谓之外部。...【智与慧四句分别】 p1154 发智论七卷四页云:诸智是慧耶?答:诸智皆是慧;有慧非智。谓无漏忍。见摄智,智摄见耶...【业杂染差别】 p1220 瑜伽五十九卷十一页云:业杂染决择、我今当说。如先所说业杂染义,当知此业、亦由五相建立差...禅林用语。又作打版。丛林中,于斋食、开浴、普请、上堂等集会时,敲击木板,发出声响,以告示众人,称为打板。禅苑...(术语)念佛之心专一也。往生论曰:心常作愿,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善导之观经疏四曰: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术语)除诸灾害。如迦楼罗鸟除毒蛇之害,其观法名迦楼罗观。义译谓之微妙观。见守护经。...(术语)谓身口意之动作也。八十华严经三十七曰:自然而行,不假功用。起信论净影疏上曰:为功用所得,故名功德。...(杂名)对于禅寺律院之称。谓真言天台等曰教宗之寺。...若有一法为一切法所依,能令一切法住持相续者,则该法为一切法之依持。此说为地论宗南北两道派诤论之焦点。南道派倡...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时逢六月十九的吉祥日。在这里普陀...
色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质碍,质是具有质量、重量,碍是占有空间,你要从它那边走过去,它会障碍你,有一定的质量、...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做事的热情。这时候,他们更喜欢回忆辉煌的过去,而不是考虑未...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们接物待人时,首先,要观察外在,如言语、行状等,即所谓的察...问: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净界法师答: 一个加行位的修行者,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他对于这个外在...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欲已除,倘使意淫未尽,仍不能超出尘凡。所以楞严经说:若不...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 二、药师...
禅师智锴《佛祖统纪》
【佛教人物传】
上篇:禅师法彦《佛祖统纪》 | 下篇:禅师大志《佛祖统纪》 |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能为此世他...
言具圆满
圆融三谛
中台外部
智与慧四句分别
业杂染差别
打板
一心专念
迦楼罗观
功用
教寺
依持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都是归于你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说「道」

色法的由来
排除「如果」的观念
外在体现内在
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