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又称大乘匪。乃北魏末年,以法庆为首之流贼。北魏末年,冀州(今河北、山西二省及河南黄河以北)一带,战乱凶年相继...子题:横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诸受持衣,虽被穿破,不失受。若上二衣,广边八指内,长边一[打-丁+桀]手内穿,...(一)一堂、一座之义。乃禅宗于点茶时之用语。又称点茶一中。即设斋食时,于能容纳全部人之堂中行点茶。敕修百丈清规...(术语)众生以身内之五根五境为非执受之法,执受者,执为摄之义、持之义,受为领之义、觉之义也,摄为自体,持使不...子题:毗尼藏 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律宗,其唯持犯持犯之相实深。” 资持记释云:“言其唯者,此有二释;谓依...(行事)称为法华讲。无量义经一卷,法华经八卷,普贤观经一卷,合为十卷。朝夕二座讲五日者。...谓苦乐等一切果报非存乎偶然,系由善恶之业力所感而来,故称业感。即由善恶之业因,感苦乐之果报。[俱舍论卷十一、...如世尊说。有虚诳语者。或对平正。或对大众。或对王家。或对执理。或对亲族。同检问言。咄哉男子。汝知当说。不知勿...(杂名)译曰要愿。求事之愿心也。演蜜钞五曰:要之愿梵语萨罗缚奢Sarvāsā,与之愿梵语嚩嚧Vara,要者心之所祈也...一个宣示寂灭(涅槃境界)才是芸芸众生最理想、最美丽的归宿的真理,也就是四圣谛中之灭谛。...【老怖】 p0621 集异门论四卷十七页云:老怖者:云何老?答:发落等;广说如法蕴论。是谓老。云何怖?答:如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龙藏本)...僧伽吒经...人人都爱面子,尤其是中国人,为了面子才去读书上进;为了面子才买下豪华住宅;为了面子才乘坐进口汽车;为面子才培...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是呀,现在众生的...
【原文】 辛丑孟春十日,予随例入浴①,失足沸汤中,从踵及股。既而调治乖方,踰两月而后愈。虽备历诸苦,而于苦中...
人身四大所成,生老病死人人难免。人的一生就是被老病死困扰着。特别是病,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一律平等,人人...
在今后的生活中,尤其是在情绪波动等时候,都可以用以十年之后的眼光看自己,或者用100年后人们的眼光看自己等的方...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倘吃的不当反招疾病演变为不幸的后果,我们该吃什么?瑜珈习...
师父说:你们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吗? 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发现自己没有福报了, 你赶紧买点好吃好穿的给...一、佛教对人类意识的分析 佛教把意识分为心、意、识,三个彼此相关的名词。 心,有真、妄。妄心是指烦恼,真心是讲...
大牟尼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安乐 | 下篇:法身 |
(界名)梵语曰那落迦Naraka,泥犁Niraya等。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是译...
大乘贼
三衣损破失受否
一中
执受
律宗所诠唯持犯
五日十座
业感
虚诳语者
萨罗缚奢
一灭
老怖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让自己有面子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莲池大师是如何面对汤厄(烫灾)的

如何防治禅病

新年的十问
瑜珈习者的饮食长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