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即第八阿赖耶识。末那为我执,阿赖耶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识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耳。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按新旧译不同,旧曰阿梨耶,译之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又作阿剌耶,新称阿赖耶,译之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正二报之义,即由此识而立。大日经疏曰:‘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于此中生,于此中灭,即是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又曰:‘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此识有三种境:
  一、种子,生一切有漏无漏现行法之种子也。
  二、五根,眼、耳、鼻、舌、身根之五根也。
  三、器界,山河、草木、饮食、器具等一切众生之依报也。
  阿赖耶识常以此三种为所缘之境。
  ‘八识十种异名’十种异名者:
  一、八识 谓七后得名。    六、金刚智识 谓藏体无断。
  二、和合识 谓真伪杂用。   七、寂灭识 谓体非寂乱。
  三、藏识 谓蕴积诸法。    八、体识 谓中实非假。
  四、熏变识 谓住持起发。   九、本觉识 谓藏体非迷。
  五、出生识 谓凡成圣。    十、一切种智识 谓功德圆满。
  又八识有诸种义。
  一、心 心有积集,集起二义,阿赖耶识为积诸法种子,又生起诸法者,故名曰心。唯识论曰:‘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述记曰:‘梵云质多,此名心也。即积集义,是心义;集起义,是心义;以能集生多种子故,说此识以为心。’
  二、阿陀那 释曰执持。此识之力,执取维持善恶之业因,及有情之身体,使不破坏。解深密经曰:‘阿陀那识甚细微,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唯识论曰:‘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子及诸色根,令不坏故。’述记曰:‘梵云阿陀那,此云执持。’
  三、所知依 唯识论曰:‘或名所知依,能为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故。’
  四、种子识 唯识论曰:‘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种子故。’述记曰:‘即为诸法为种子义,前第一心是积集,积种在其中义。今此取能生诸法义,故二差别。生诸法一一之原因,谓之种子。’
  五、异熟识 唯识论曰:‘或名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
  六、无垢识 唯识论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述记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立为第九识者非也。’
  七、第八识 从末向本,数为第八。
  八、现识 唯识了义灯引楞伽经云:‘诸法皆于本识上现故。’
  九、无没识 无相论云:‘一切诸种无所隐没,故无没也。’
  十、本识 唯识了义灯曰:‘名本识者,谓是一切法之根本故。’
  十一、宅识 无相论云:‘是种子之宅舍故。’
  十二、执持识 即阿陀那之译名。
  十三、根本识 述记曰:‘如小乘名根本识。’唯识了义灯曰:‘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十四、第一识 唯识了义灯曰:‘第一识,从本问末,数为第一。’
  ‘赖耶三相’谓自相、果相、因相也。
  一、自相 谓阿赖耶,此翻曰藏,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之自相。
  二、果相 谓此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名异熟识,谓之果相。
  三、因相 谓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种子识,谓之因相。
  ‘赖耶三位’赖耶三位者:
  一、我爱执藏现行位 即七地以前菩萨,二乘有学,一切异生,从无始来,名阿赖耶,此云执藏,至无人执位。
  二、善恶业果位 谓从无始乃至极解脱道时,乃至二乘无余依位,名毗播迦,此云异熟,至无所知障位。
  三、相续执持位 谓从无始乃至如来尽未来际,利乐有情位,名阿陀那,此云执持。
  ‘执非执受’于第八识所变三境,如何分别执受非执受?谓若能生觉受,有根身是执受,种子及器界是非执受。据实言之,生觉受者,唯是身根;以余四根色香味触,不离身根,同聚一处,亦名觉受。若约安危共同,种子及有根身是执受,器界是非执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