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大地作微尘也。以譬数量之多。释门正统四曰:“说释尊长寿,虽山斤海滴地尘空界亦不可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位于辽宁辽阳城西门外。俗称白塔寺。建于金代(1115~1234)。清太宗天聪九年(1635)重修,供奉自来佛一尊,相传为...(术语)与宴坐同。中阿含经二十八曰:入室燕坐。...法华经所说七种譬喻之一。又作医师喻。某良医因事至他国,其诸子误饮毒药;迨父还,取好药济诸子,诸子有尚未失心者...即得病之十种因缘。据佛医经载,即:(一)久坐不食,(二)饮食无节制,(三)多忧愁,(四)过度疲劳,(五)淫欲,(六)瞋恚...(名数)一、心内相,心之本性清净平等也。二、心外相,心随诸缘生种种之对境也。...指有名之寺院。即指著名之伽蓝。伽蓝,为梵语 sajghārāma 之略译,即指寺院。(参阅“伽蓝”2769) p2262...(术语)三施之一。说法使人闻之也。又云法供养。法施为对下之语,法供养为对上之语。无量寿经上曰:演法施,常以法...(杂名)多罗叶之经卷也。...【谄】 p1342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 二解 显扬一卷八页云:谄者:谓为欺...唐代僧。籍贯不详。初住蒲州普救寺,及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六月,玄奘于京师弘福寺译经,与灵润等十一人共至译...梵语 yukti。简称为“理”。指正确之理,即事物之存在、变化必须准据之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中举出四种道理:(一...劝发菩提心文...净土十疑论...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我们今天来谈谈学佛的次第,觉悟的次第,叫做信、解、行、证。大家学习与付出是为了什么呢?是想走一条菩提道,一条...
普贤菩萨强调,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就是用法来作供养。我们知道,我们用种种的钱财呀,物品呀来供养,在受三皈...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
临命终时,用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来庄严这句名号,乃至十声,乃至最低限度要念十声,那最高限度呢?是越念得多越...
勿登山而网禽鸟, 就是不要登到山上去捕猎那些禽鸟,这禽鸟就是羽族了。那羽族虽然很多,但是它的业力是不一样的。...问: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 大安法师答: 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信愿持名,尤其是信愿。得...
每天念一万声佛号是对我们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虽然有工作,总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一般是八个小时工作制,就算加...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吉祥。道场白华庵。今天要说的法叫三进三退法。 如果大家有关注到净土法门,我们常会讲说,净土...
地尘
【佛学大辞典】
上篇:地狱天宫 | 下篇:地种 |
指传授戒律予出家之僧尼或在家居士之仪式。又称开戒、放戒。就求戒者而言,则称受戒、纳戒、进戒。戒分五戒、八戒、...
广祐寺
燕坐
医子喻
得病十缘
二种心相
名蓝
法施
梵筴
谄
神泰
道理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学佛的次第--信解行证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浪费时间在世间事,那你没有做到至心信乐

勿登山而网禽鸟
大安法师: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每天一万声佛号是净业行人的底线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