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结跏趺坐有全跏半跏之别,交叉两足而置两膝上,为全跏趺坐,置一足于一方之膝谓之半跏趺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梵语。华言斋日。释氏以过午不食为斋。每月有六斋日。见翻译名义集。...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肉眼是肉身凡夫的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天眼是天人的眼,远近昼夜,都能得...【犯罪因缘】 p0522 瑜伽一百卷一页云:遍知犯罪因缘者:谓或贪因缘,或瞋因缘,或痴因缘,毁犯众罪。...【世识】 p0507 世亲释四卷一页云:世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性。无性释四卷二页云:世识者:谓似三时影现。又云:谓...巴利名 Dhamma-savgani。又作法僧伽、法聚论。本书内容系分类解说一切法。为锡兰分别上座部七论之一。本书初列举善...迦鸠驶,梵语 kāksi 之音译。意译为香或香料。又作迦鸠树。属豆科金雀儿植物之一种,学名 Cytisus Cajan。为佛经中...快速直入究极之觉悟,称为顿悟;依顺序渐进之觉悟,称为渐悟。我国五世纪顷,以涅槃经为主,产生顿悟成佛、渐悟成佛...(物名)不动之金刚索,观音之罥索等。不动之索为束缚恶人之标示。观音之索为网罗善类之标示。...指见报、闻报、嗅报、味报、触报、思报等六种果报。乃六识造业所招感之恶报,而由六根交起者。又作六交报。出于大佛...(杂语)支者分也。支用者,为分钱物等而用之也。见象器笺十二。...(术语)依诸经论通途之说,则谓法身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而台家贬之,以为别教已下之说。依圆教之极意,则谓...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弘化社32分本)...问: 一位师兄看到《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北,无人不知,尤其为诸方出家禅和子所称道。他籍贯福建,听说...中国古语说:苍蝇不钉没有缝的蛋。也就是说,蛋是自己坏了,然后才发臭的。 佛教中也说:狮子是被自己身上的虫咬烂...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显真,破除我们的无明妄想,开显我们真实的心性。这当中从经文...中国汉地佛教徒茹素的传统 当佛教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时,来自天竺(印度)的僧人们就像我们今天见到的南传佛教的僧...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三洲,南洲有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这里首要的就是揭示不孝父母...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国人某氏至灵岩,谒见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自述略历行愿如左。编者志 经...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一些怪异事,不过,先要探究清楚,如果不是空穴来风,便可...
全跏趺坐
【佛学大辞典】
上篇:全提 | 下篇:合下 |
亦名:用意受食戒释名、正意受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用意受食者,非弃羹饭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
逋沙他
五眼
犯罪因缘
世识
法集论
迦鸠驶树
顿悟渐悟
索
六报
支用
法身有相
【大藏经】教观纲宗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持大悲咒可以往生西方吗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被心中的锁锁住了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食素与食肉之辩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