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空教之语。指小乘之俱舍宗,大乘之法相宗而言。一者在小乘而立诸法实有之义,一者在大乘而立唯识本有之义,依此而一者对于小乘之成实宗,一者对于大乘之三论宗,而称为有教或有宗。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寂静施设安立】 p1018 此有余依地之第二相。瑜伽五十卷二十一页云:云何寂静施设安立?谓由四种寂静,施设安立有...【地狱趣】 p0615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六页云:云何地狱趣?答:与诸地狱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随机羯磨·诸戒受法篇:“汝非二形耶?谓此身中具有男女根,正乖道器。”(随机羯磨卷上·二三·一一)...因明用语。系古因明之鼻祖足目仙人所类聚十四种似能破之过失。又称十四种相似过类。以其皆似真能破而实非能破,故称...【心俱有法】 p0351 品类足论六卷四页云:心俱有法云何?谓心俱有十一处少分,除意处。...【十法行】 p0103 瑜伽七十四卷八页云:复次于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萨成熟有情。何等为十?谓于大乘相应菩萨藏...指生佛一如,即法界众生虽成佛而生界不减,佛界亦不增。或谓生、佛二界共为无量无边,生界无边,故众生成佛而生界不...【境缘】 生识的九缘之一,境指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谓眼等五根虽具见、闻、嗅、尝、觉等五识,若无色等五...【示导】 p0529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卷一页云:现希有事,令他信伏,引入正法;故名示导。又云:若为示现神境智通,变...又名独觉,或辟支佛,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数)一、胜义不善,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也。依此义,则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总为不善。以此中虽有善有不...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一群目瞪口呆的屠宰场工人,拒绝宰杀一只跪地求饶的大水牛。 人类一直以为动物是不会哭泣,可是那只水牛真的像个婴...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把布施放在首位呢?因为布施是修福的第一大科目。 我们凡夫众...出身首陀罗族 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在阶级森严的印度社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优波离出身在...
如果以前有过杀业的话,拜八十八佛,或者持《大悲咒》十万八千遍,然后念《往生咒》三十万遍,就可以把以前不小心造...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昭引和尚云水各地,被大家认做是一个行脚僧时,有信徒来请示:发脾气要如何改呢? 脾气皆由瞋心而来,这样好了,我...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做一件事情,失败了,...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 1,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呢? 2,我...
有教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有顶惑 | 下篇:有教无人 |
(杂语)生于畜生趣之业因也。法华文句四曰:普曜曰:抵突堕畜生。释氏要览中曰:辩意经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
寂静施设安立
地狱趣
二形
十四过类
心俱有法
十法行
生佛不增不减
境缘
示导
缘觉
四种不善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水牛含泪下跪求饶

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

如何超度过去所造的杀业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行善积德
化缘有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