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谓开曼荼罗坛,行传法灌顶。而自开道场,授弟子灌顶之师,称为开坛阿阇梨、开坛者。 p5313...(物名)莲华漏之略。云栖弥陀经疏钞二曰:约禅诵之期号曰莲漏,宣趣向之极曰莲宗。...(仪式)白为表白之义,疏及回向之首,叹佛之语,谓之白佛。见象器笺十三。...梵语 an-abhilāpya。又作不可言说、不说。谓真理乃可证知而非言语所能诠释者。大方等大集经卷十八虚空藏菩萨品、大...【显现甚深】 p1467 世亲释十卷五页云:颂曰: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此颂显示显现甚深...梵名 Catuhsatya-nirde?a。凡四卷,婆薮跋摩(梵 Vasuvarman)造。陈·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心本性净】 p0352 佛地经论三卷十六页云:如是如来清净法界,虽遍一切众生心性;由真实故,不相舍离者:如佛自心...(经名)佛说坚固女经,一卷,随那连提黎耶舍译。说坚固女发心之事。...凡夫只认现境,不了自心。依于六根,接于六尘,而生六识。所谓六根者,先言根义,次言其六。所言根者,能生之义。以...(界名)地狱名。译曰极香华。见四阿含暮抄下。可洪音义二曰:须犍提,此云黑衣。梵Sugandhi。...生死即涅槃和烦恼即菩提二语,是大乘家常说的话。从世间有为的相对法来说,生死是染污的,涅槃是清净的,两者截然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佛顶首楞严咒...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速公路或是到国道上,总能看到很多大型货车,有时候因为天气、...
在《佛本生故事》中有一则《樵夫与熊》的故事:有一个樵夫上山去森林中伐木。等伐完木要回家时,天上下起大雨,而他...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寥无几。比丘本为七众之首,统领下六众,时至今日,白衣上座,...
世间有许多人虽然满怀壮志的准备着做一番大事业,却不能认真的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然而,人世间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个就是云何降伏其心。 我们知道...
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用现在医学的眼光看来,中风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脑血管破裂,另外一种是脑血管阻塞和痉挛。按照...
境缘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境缘】生识的九缘之一,境指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谓眼等五根虽具见、闻、嗅、尝、觉等五识,若无色等五种尘境为对,则五识无由生起。参阅‘九缘生识’条。
上篇:境无识有 | 下篇:境识俱遣 |
缅甸(Burma)东北接我国康、滇,西邻印、巴,东毗泰、寮,南滨孟加拉湾;其巴利语 Maramma(音译摩罗摩),系转讹...
开坛
莲漏
白佛
不可说
显现甚深
四谛论
心本性净
坚固女经
六根
须犍提
生死即涅槃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施恩、受恩与报恩

戒律衰败之原因

积小善可成大德,积小成可成大功
把「失去」当成习惯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