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融镕于一心之意。又曰同体三惑。止观辅行六之三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即,三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三惑,其体各别,次第为隔历三观所破。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粗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三惑。即迷于绝对之一理之一惑,粗分名为见思。细分名为尘沙,极细分名为无明。一惑即三惑,故起一惑,从而障三谛。粗分之见思,障真谛。细分之尘沙,障假谛。极细分之无明,障中道。然核其实,则为一心之三惑,故一见一思,其体无非法界,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之可见。且能破之三观,既融即于一心,则所破之三惑,亦自同时必破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于刺林间惩治罪人之地狱。乃恶口、两舌、绮语、不义语、说经典之过、毁论议师等罪人所堕之处。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术语)五停心观中第二为慈悲观,是使多瞋之众生修慈悲而对治瞋毒也。而行之之境分为七种,以三乐与之。是曰七周行...(职位)掌涅槃堂事者。...(杂语)Vandana,译云礼。梵语杂名曰:礼,末捺南,又末你弟,古言和南。...又作护国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国(东方)、增长(南方)、广目(西方)、多闻(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禅定微妙的滋味,如入于禅定时,就有一种轻安寂静的滋味是。...【得支持不】 p0994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得支持不者:谓问苦受、不至增乎?非无间乎?非不爱触之所触乎?非违虑...隋代僧。生卒年不详。俗姓郑。从学于亡名法师。以其擅长音调,于隋文帝开皇(581~600)年间,被敕为二十五众制度中...谓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三界中,不能求得真实之安宁。法华经譬喻品(大九·一四下):“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即空转、假转、中转。又作十如三转。法华经方便品有“十如是”之文(大九·五下):“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名数)五量加无体量是也。如入此室中见主不在,知所往之处。此中陈那菩萨之因明法,废余量,各随其所应,摄于现与...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娑婆魔外事纵横,寂灭无如安养城。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佛无彼此皆同体,地有东西是假名。何事劝人生...第一次跟婆婆一起去上香,走了十多里山路,又坐小三轮到县城,然后乘了两个多小时的车子才到了寺院的山脚下,为显示...阿弥陀佛哪个不能念?但偏偏不容易念。极乐世界哪个不愿生,可是少有人往生。这主要是念佛的人,没懂得诀窍。 让人...什么才是人?人的心里是仁义礼智信,那是人。人的心里面是五戒十善,这是人。如果心里面是贪嗔痴慢、是杀盗淫妄,那...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学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有两大禅宗祖庭,禅宗氛围浓厚。不但...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契理契机,至顿至圆,洵为利生唯一无上法门。唯现在之人,或者自高自大,谓既云众生...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我讲几个故事给大家听: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玄奘大师说,...《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不能以恭敬心去布施,不能以欢喜心布施布施的发心很重要心态...
一心三惑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心三智 | 下篇:一化 |
子题:十种粪扫衣、粪扫衣十种、四种粪扫衣、粪扫衣四种、王职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一、总列诸物)言衣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