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台家分三身中之报身为自受用,他受用。他受用之报身名为胜应身。即对于初地以上之菩萨而应现之尊特舍那身也。又是真应二身中之应身也。又对于地前之凡夫二乘而应现之丈六佛身曰劣应身,为八相成道之佛身。法报应三身中之应身也。四教仪曰:“示从兜率降下,托摩耶胎住胎、出胎、纳妃、生子,出家苦行六年,已后于菩提树下以草为座,成劣应身。”同集注上曰:“劣应对大乘胜应判为劣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名)华严经之本尊也。证得大方广理之佛,谓之大方广佛。探玄记一曰:大以包含为义,方以轨范为功,广则体极用周...(名数)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于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术语)如确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而思为生天之因,解脱之道。迷取非理戒禁之邪见也。此中亦含布施取苦行取等。...【因明处】 p0592 瑜伽十五卷四页云:云何因明处?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如彼卷四页至二十页广释。...(流派)日本神道之一派,两部神道之对。神代不混外教,纯粹相续之意,其教相亦有用天台真言之教理仪式者。其言曰神...子题:三语羯磨、三语受具、善作羯磨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一、受戒文)文云三语名羯磨者,引证也。以习俗生常...(譬喻)信能澄清人心,故譬之为澄水之珠。成实论四曰:得信珠则心池清。...(术语)七觉支与八正道支。称赞净土经曰:甚深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道支等,无量妙法。...(杂语)明者,天空始呈白色之时也。待此明相现,得食朝粥。是律制也。释氏要览曰:四分律云:明相出,始得食粥,余...(菩萨)观音者略名,观世音为具名,新译谓之观自在。...梵名 Mahā-cakra。又作大轮金刚。乃菩萨示现之忿怒身,即以消除一切业障、越法,以清净圆满戒品为本誓之明王。为...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
有一种花鲈鱼,耐热最久。汤锅里面正在加热的时候,它往往还在里面孤苦无助地游动,我们怎么能够忍心呢? 在石门水...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流,但可说是人被物牵着鼻子走。有人为财,贪污受赂,声败名裂...
【原文】 则从此以后,当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头一起,即便生大惭愧,犹如裸露于稠人广众之中,惭愧欲死。如此久...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界上最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人的法则其实是最小的。所以,顺其自然...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对自己不好,对别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杀一样,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说是说非是极不可取的行为。你如何知道事情的始末、对错?你怎么有智慧去分辨事情的来龙去脉?凡事自有因果,个人作...
根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 第一:皈...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莫不趣入其中。然一至其中,则同得海名,同成...
劣应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劣智 | 下篇:劣应生身 |
(杂语)译曰境。心识依动之场处,如耳之于声,目之于色。声与色,是耳与目之境。唯识了义灯五本曰:阿羯罗,云境。...
大方广佛
五部不动形像
戒禁取见
因明处
唯一神道
三语受具善作羯磨
信珠
觉道支
明相
救世观世音
大轮明王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推荐】诱人的菜名背后 都有一个残忍的故事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三业不清净,念佛就没有功德吗
顺其自然才是生存之道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杀
慧律法师:勿在道场说是说非

【推荐】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