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因论而生论,自本论涉于支论之谓也。探玄记四曰:“后三品因论,别问别答。”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诸心心所四分中自证分为第三分。【又】就于佛寿而言。佛出于人寿百岁时,以佛之果报,胜于世人,寿命可至百...【无漏道有二种】 p1082 瑜伽九十七卷十九页云:此无漏道、复有二种。一者、有上。二者、无上。如有想定、其有上者...总括诸法为十二处,摄属于法处而为意处之所对者有五,称为五种色法。即: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定...筌,又作荃。指既钓得鱼,便忘其鱼具。比喻既已成功即忘其凭借;或已达成目的,即舍弃工具方法。庄子外物篇:“荃者...1、梵语禅那,华译为禅定,略有二种: 一、世间禅,如色界无色界之四禅八定是; 二、出世间禅,如三乘行人...辽代僧。生卒年不详。尝住河北赵州开元寺。作俱舍论颂疏钞八卷,由南京(指今之北京)僧琼煦校定,为唐代僧圆晖所撰...智周,俗姓徐,濮阳人,十九岁受戒,二十三岁入慧沼门下,得慈恩宗嫡传。学成后,行化诸郡。但据唐昙旷《入道次第开...【现观智谛现观】 p0956 成唯识论九巻十一页云:四、现观智谛现观。谓一切种缘非安立根本后得无分别智。...(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修法)真言之护摩法,有诸尊合行与诸尊别行之二,别行者,于诸尊各各修护摩供也。...【同分彼同分根】 p0613 五事毗婆沙论上八页云:问:何谓同分彼同分根?如是二名、所目何别?答:有业用者、名...普贤行愿品...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时间,今天又是如此。 等某某师走后,广钦老和尚就对传...一般人以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实「生」是一种苦,从出生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受苦到死亡为止。除了生之外,...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什么要厌离娑婆?这里有几个概念要了解清楚。印祖用一...《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维摩诘的一段问话。 菩萨问维摩诘说: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戚...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上万名诸大菩萨常跟随在一旁。 当时,在须耶越国有...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随众生心生而生,随众生心灭而灭。一念念佛一念生,念念念佛念...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我们把它念一遍。 谓舒言平视,含笑先言。随对何田,皆应恭敬...
这个戏论层次很广,凡夫对修行人,凡夫是戏论;修行人对初果,开始修行人是戏论;乃至四果对三果,三果是戏论;菩萨...
因论生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因中有果宗 | 下篇:因缘依 |
云何业所乖诤?于受自业所得异熟时,善不善业互违诤故。云何从业所生?是诸有情远离无因恶因,。唯从业所生故。云何...
第三分
无漏道有二种
五种色法
得鱼忘筌
禅定
常真
智周(668—723)
现观智谛现观
犊子部
诸尊别行护摩秘法
同分彼同分根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圣严法师:老化是自然现象
大安法师:为什么发不出厌离心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处理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