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虚妄不实之情识也。唯识论一曰:“随自妄情种种计度。”顺正理论二十三曰:“又彼所说唯率妄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或云九孔、九入、九疮。两眼两耳两鼻口大小便之九穴也。...(经名)五卷,赵宋施护译。大集会正法,以本经所说之法得名。佛在灵山,为普勇菩萨说之。次折伏尼犍外道。...【五种罪聚】 p0260 瑜伽九十九卷二页云:复次应知略有五种罪聚,摄一切罪。何等为五?一者、他胜罪聚。二者、众余...(动物)又作佉伽婆沙,渴伽婆沙,佉伽毗沙拏。译曰犀角。...(寺名)禅寺也。本称为后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华顶之左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建,三十四年赐额镇海褝寺。前后两寺...【非法贪】 p0712 瑜伽八十九卷八页云:于诸恶行,深生躭着;名非法贪。 二解 法蕴足论八卷十三页云:云何...【未来受】 p0489 集异门论十一卷四页云:云何未来受?答:若受、未已起,未已等起;未已生,未已等生;未已转,未...(术语)梵语Anaratratā。不顾世间恣作暴恶也。唯识论六曰: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众恶...【无生法忍由三自性建立】 p1097 瑜伽七十四卷二页云:问:如经中说无生法忍;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无寻无伺地】 p1070 如有寻有伺等三地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无寻无伺地云何?谓一切极光净、一切遍...(名数)一、制衣,如僧众之三衣,尼众之五衣,如来制使必受持者。二、听衣,如长衣,百一资具,如来特应于机缘而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问我在忙什么。我说这段时间,上午忙的给同学上小课座谈;中午该接待接待,主要是学生的这块儿;下...过去,有一个村落的长者们,听说佛陀要到村落来,立刻征召年轻力士整顿道路,村内的壮士竞相参与,人数共计五百名。...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同样会遇到生病的问题。下面学习印光大师的相关开示,学会如何...
关中精进,成绩不著并不可怕,可怕处在于诸邪缠身,不能自控,或许因此而耽搁一生。今总结著邪之因如下: 一、克期...
什么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也不是靠你个人的...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
佛宝、法宝、僧宝称之为宝,略有六义:一希有义,二离垢义,三势力义,四庄严义,五最胜义,六不改义。具如《要集》...
最理想的坐姿为七支坐法。所谓七支是指对身体要求的七个要点: 1、双足跏趺: 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足...
妄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妄习 | 下篇:妄云 |
(术语)法相宗之用语,随佛菩萨之本意而明其实义,谓之真实理门。随转他之机情而为方便之说,谓之随转理门。以此二...
九流
大集会正法经
五种罪聚
朅伽毗沙拏
法雨寺
非法贪
未来受
无愧
无生法忍由三自性建立
无寻无伺地
二衣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能在动中修,这更是功夫
无常力最大

印光大师论念佛人如何对待疾病

闭关念佛的种种用心禁忌

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不要对佛的迷信

为何把佛、法、僧称为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