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外道所修之观行也。名之为相善,有二种:一为相似之义,外道所修之六行观,似菩萨之观法,故为相善。二相为有相之义,外道之善为不知人法二空之理而修者,故曰相善。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理在绝言】 谓真理超越言语思虑。或谓道理之存在,无法用言语说明。理,为‘事’的相对,为宇宙森罗万象之事法的...谓来世成佛之因缘。又作佛因。如以信佛之因缘,愿往生净土者,必乘佛之愿力往生。故后世常有“入佛道之因缘”、“结...谓此世界住于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而无穷尽。据新华严经卷八华藏世界品载,华藏庄严...(杂语)啀喍者,以口啮物也。嗥吠者张口而吼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斗诤揸掣,啀喍嗥吠。...子题:境差、杌木、本境通结、异境别结 戒本疏·诸篇方便:“ 境差 者,随戒并有。且据大杀,四境来差;谓人、非人...【大乘光明定】 p0244 成唯识论九卷十六页云: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三类境是慈恩宗关于辩认一切境相(唯识四分中的相分)的学说。三境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它的名义和性质,如《成唯...金光明忏法的别名,因金光明忏法是以吉祥天为道场之主。...(一)指大涅槃所具之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三者。依南本涅槃经卷二载,三德犹如伊字三点(悉昙伊字为)或摩...【随顺教授】 p1368 瑜伽八十八卷二页云:随顺教授者:谓记说教诫神变所摄。如来随欲记说彼心,由自定意,以三行相...【假合事】 p1027 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假合事者:谓大王喻,或良医喻。如是等类余无量喻。随顺染污及清净品。复有...大悲咒修持仪轨...(印光大师校印本)...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
修忍的利益,如《菩萨地》所说: 菩萨首先观察安忍有种种胜利,即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乖离少、喜乐多,临终时心无...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这以下就...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律,则无纪无纲,万事不偿;故凡佛子千万不可废戒不学,或认为...有一天,王宫里飘来了一块手巾,它的细致和美丽,连宫里的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国王召来了大臣们,一起「研究研究」。...
当年老子曾经预言,过度沉溺于物质刺激,人会昏迷、散乱。当今社会,各种声色娱乐和物质的刺激与诱惑,充斥在我们周...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用这句话。卑就是谦卑;牧就是驾驭,驾驭什么呢?驾驭傲慢,要...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乐世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净业行人都知道,在净土经典中,释迦世尊及十方诸佛都劝人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以期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得永不退转...
外道相善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十种外道 | 下篇:外道小乘涅槃论 |
【无杂染无清净义】 p1085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六地中所证法界,名无杂染无清净义。由通达此,知缘起法无染无...
理在绝言
佛缘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啀喍嗥吠
境差方便
大乘光明定
三类境
吉祥忏法
三德
随顺教授
假合事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能堪忍者来世怨敌少

忆念菩萨的圣号,要生感恩心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天上的福报

如何来对治散乱心呢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