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有二:一代现前之众者。谓师家垂语,使众下语,不契,则自下语代众也。云门录多代语。盖家门之代语别语,以云门为始。二代古人者。举古则,而他古人无语之处,我代他下语也。见象器笺十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华严宗所立四法界之第四法界。谓诸法之体用虽各别缘起,各守其自性,然事事相望,多缘互应而成一缘,一缘亦普遍资...十王经所说三鬼之一。即人将死时,夺其魂之鬼。据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载,阎魔法王有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遍行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六位心所的第一位,计有五种,即触、作意、受、想、思。遍行,遍乃周遍,所谓无处不至...凡夫不了解一切事物都是由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转化而成的,以为实有外境,于是对之生起种种的执著,谓之遍计所执,为三...二空者,人无我则人空,法无我则法空。能悟二空,即是正观也。...为密教胎藏曼荼罗金刚部院之金刚拳菩萨等所持之法器。伽驮,梵语 gadā,为棒之意。在密教经轨中,伽驮棒多指宝棒,...(杂语)诸供混沌而供之意。即修护摩法时,混和残余之诸供,而供养诸尊并十方世天也。如苏悉地羯罗经下所谓所残余谷...《开元释教录》,略称《开元录》,二十卷,唐代释智昇撰。智昇生平事迹不甚详明。他精通律学,擅长文史。曾于唐玄宗...为菩萨所持十戒之一。又作不住戒。谓菩萨受持戒时,不着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之戒,亦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摩诃...【优钵罗】 或沤钵罗,或嗢钵罗。此云青莲华。优钵罗盘那女,生青莲华中。...为密教佛眼尊之陀罗尼。有大咒、小咒之别。又作佛眼咒、佛眼明。密教修法之时,于“散念诵”之最初,必诵此真言。或...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侄(zhi)他(ta) 頞(e)兰(lan)帝(di) 頞(e)蓝(lan)谜(mi) 室(shi...十小咒...很久很久以前,古印度阎浮提洲的提婆拔提城里,住着一位名叫尸毗的国王.尸毗王管辖着八万四千个属国,六万处山川,八千...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不知从何下手。尤其对现在比较忙碌的人们来说,大家很少有时间...关于这净业三福,智者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他说这三种善业,都必须由愿力来作引导,叫做有愿之思。 所谓思是...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外道遂将花放下。佛又说: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说...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因为有欲故,想尽办法来保护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对它不利,...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
代语
【佛学大辞典】
上篇:代香 | 下篇:代礼 |
(一)觉悟自我本具之佛性。三觉之一。(参阅“自觉觉他”2537) (二)(?~1117)宋代曹洞宗僧。青州(山东益都)人...
事事无碍法界
夺魂鬼
遍行心所
遍计所执性
二空
伽驮棒
混沌供
开元释教录
无著戒
优钵罗
佛眼真言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咒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尸毗王本生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以愿力来引导善行
无可放处还要放下
修行就要断欲去爱吗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