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三愿。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人名)成实论之造主诃梨跋摩Harivarman也。一译师子铠。唯识论二本曰:成实论师名师子胄,本于数论法中出家。因立...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有覆无记是极其微弱的惑障隐覆著圣道,但不是召感苦果的恶性;无覆无记是离惑障的无记法。无记...【心为等无间法】 p0355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为等无间法云何?谓心为等无间心心所法,若已生,若正生;及无想定...【四语恶行】 p0436 集异门论十卷一页云:四语恶行者:一、虚诳语。二、离间语。三、粗恶语。四、杂秽语。如彼卷一...(1547~1610)明末临济宗僧。温州(浙江永嘉)人。字盛叔。号闲田。东渡日本后,承嗣先甫宗实之大法。庆长八年(1...又作忏法堂、半行半坐三昧堂、法华堂、三昧堂。指以普贤菩萨为本尊,而修法华三昧之堂舍。天台宗多将之与常行堂(修...(一)佛陀本其慈悲以化度众生,犹如舟筏之引渡受难者。又作慈航。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九八七中):“驾大般若之...(寺名)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为唐日照三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敕为香山寺。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梵语 a-?ubhā-smrti,巴利语 asubhānupassin。又作不净想。为五停心观之一。即观想自他肉体之肮脏、龌龊,以对治...(术语)大仙所说之戒法也。大仙者,佛之称。毗婆尸佛经下曰:释梵一切天,俱听大仙戒。...(譬喻)物之不坚实,譬之空中之浮云。维摩经观众生品曰:如智者见水中月,(中略)如空中云,(中略)菩萨观众生为...大佛顶首楞严咒...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普贤行愿品...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间就是用痛苦来联系的,所谓生、老、病、死,就表明了人生的旅途是痛苦的。现在若将我们关...一日,佛陀从俱萨罗国回到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此时,一位名叫返戾的婆罗门,听说佛陀回到只树给孤独园,便想着:我...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
《净土圣贤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区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名叫孙翰的人,在病死一日一夜后居然又复...
出家里面还有四种形态,一般我们会讲:出家出家,就是身体出家心也出家,这是最好的。 还有一种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简称为八敬法。这是佛陀规定比丘尼众应须恭敬比丘...动物有与人类一样对爱、快乐和悲伤的感受吗?动物是否有超人类的记忆?动物真能预测一些自然现象?让我们探索动物的...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引了许多年轻的医生前来求教,并且主动要求投靠在他的门下。资...
生尊贵家愿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生疏 | 下篇:生灭 |
【影像事】 p1341 瑜伽六十九卷八页云:影像事者:谓说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喻,影显最胜补特伽罗。又以世间七种河中...
师子胄
二无记
心为等无间法
四语恶行
宗唐
法华三昧堂
慈舟
香山寺
不净观
大仙戒
空云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人生当前之所受
以敬信之心听法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身虽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比丘尼的八敬法
动物们为何流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