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Yaṣṭi-vana,又作申怒林,申怒波林,杖林名。竹杖外道于此量佛之身量。释迦方志下曰:“申瑟知林,言杖林也。满山谷,昔有人以丈六竹杖量佛,而恒出杖表。因投杖去,遂生根被山。”玄应音义十八曰:“申怒亦言申怒波,此译云实森,谓贞实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教法、行法、证法。略称教行证。教者,佛所晓谕之言教;行者,众生修行佛之教法;证者,修行以证悟真理。此三法...【永断一切愁懮炽然】 p0495 瑜伽十八卷二页云:云何永断一切愁忧炽燃?谓从谛现观俱,得成不还者,又能永断五下分...(一)愚,谦辞之意;秃,剃发之意。中阿含经卷十二鞞婆陵耆经(大一·五○○上):“我不欲见秃头沙门。”原系印度古...(物名)又曰月精摩尼。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者。其手亦曰月精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为...(术语)凡于僧中说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缘,不能出席而于此法事随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二种根律仪】 p0030 瑜伽二十三卷六页云:又根律仪,略有二种。一者、思择力所摄,二者、修习力所摄。思择力...【心自在】 p0350 世亲释九卷十四页云:心自在者:谓生死中,能无染污。无性释九卷七页云:心自在者:谓于生死无染...子题: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难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 杀父母 者,人非化生,业寄胎报,假彼遗阴...(杂语)译曰无垢。见大日经疏五。...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罗阅祇,提婆达多教人害佛,复教阿阇世杀父。恶名流布,利养断绝,与五比丘乞食。比丘...(术语)止观曰: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一切诸法悉为中道实相之谓也。...楞严咒注音版...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礼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称念十声阿弥陀佛,以此记数法才能止妄想;因为心无二用,一...
光近来得一摄心念佛方法,若已成片,固不须此。若未成片,此法实易为力。当念佛时,但用十念记数,从一至十,心口念...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2012年4月3日是本焕长老圆寂的第二天,本焕长老的衣钵传人印顺大和尚暂时放下繁重的治丧任务,抽空一小时,接受媒体...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四个科目,要达到究竟圆满,可能要到成就佛果的地位才能够究竟...问: 我认为我们修行实际上是修心的过程,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培养自己的心力。心中有佛,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的道...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有没有办法能很快培养出离心具足真信切愿? 大安法师答: ...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突发事件命终,事发时他刚好正在念佛,他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
申瑟知林
【佛学大辞典】
上篇:申儿本经 | 下篇:申头罗 |
梵名 ārya-upāya-pāramitā,译作方便到彼岸。为密教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位列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中央虚空...
三法
永断一切愁懮炽然
愚秃
月精
欲法
二种根律仪
心自在
五逆难
微摩丽
别众食戒缘起
色香中道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妙莲老和尚:念佛计数法

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推荐】本焕老和尚最后的开示与4个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