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佛之正遍知,深广而不可测量,故譬之于海。观无量寿经曰:“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往生论注上曰:“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法界无相,故诸佛无知也,以无知故无不知也,无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广,不可测量,故譬海也。”观经妙宗钞上曰:“三智融妙名正遍知,无量甚深故喻如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密教修法时,加持香水用以灌洒之作法。又称洒净、洒水。香,有遍至之德,乃表示“理”;水,有洗涤之用,乃表示“智...梵语 a?aiksa。为“有学”之对称。虽已知佛教之真理,但未断迷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相对于此,无学指已达佛教...(衣服)以鹿皮所制之衣也,释迦入山苦行时亦服之。瑞应经上曰:行十数里,逢两猎客,太子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梵语 ananta-koti。无边无际之意。以此表佛、佛德、佛法等之广大无边。六十华严经卷一(大九·三九七中):“无尽平...【四无量不断结】 p045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二页云:慈断何系结?答:无。悲、喜、舍、断何系结?答:无。问:...日本神道教用语。系为避开不吉所采之代用语词,盛行于平安朝以后。主要用于伊势之“斋宫”,其使用之忌词中,与佛教...子题:横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诸受持衣,虽被穿破,不失受。若上二衣,广边八指内,长边一[打-丁+桀]手内穿,...又作香饭。指众香国香积佛之香饭。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大一四·五五二中):“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盛满香饭,与...指六根触对六尘时,与识相应而起之想念,称为六想。据大集法门经卷下载,即:(一)眼想,谓眼根对色时,与识相应而起...(人名)唐法照为善导之后身,创五会念佛,故称为五会法师。唐代宗大历七年寂。出于佛祖统纪二十六。...即梵语文法中用来表示动词的时态与语气之十种语态。此十种语态皆含有(la,罗)之声,故有此名。依唐代义净之南海寄...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
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什么叫现前难行?就是说,菩萨遇到了怨家,彼此间有怨恨的这个有情众生,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至一针一线──都是他人点滴的心血,方...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 人的恩怨瞋爱都是并行的;如果只有爱,没有其他的情绪,就不...问: 请问师父,师父说忏悔业障要拜八十八佛,不过我们如果每天以拜佛的方式,有没有起到忏悔的同等作用?谢谢! 净...我总是这么不如意!为何没一件事能顺我的心,满我的愿?罗阅只国中,有一个人常常如是抱怨着,无论是在家,抑或是在...
信念的力量非常重要,信念就是一粒种子。人这一生关键的是建立一种积极正确的信念系统。比如,大多数中国人相信左眼...问: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佛弟子应该如何行善? 慧律法师答: 做一个佛弟子,简单讲,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首先...
佛就跟普广菩萨说:你若见有人读这个《地藏经》,乃至于很短暂、一念赞叹《地藏经》,或者见《地藏经》很恭敬,你要...
正遍知海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正遍智 | 下篇:正遍觉 |
梵语 rūpa-kāma。为五欲之一。凡爱著于青黄长短等色境,惑动于男女间之色情,均称为色欲。摩诃止观卷四下(大四六...
加持香水
无学
鹿皮衣
无边际
四无量不断结
忌词
三衣损破失受否
香积饭
六想
五会法师
十罗声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菩萨遇到怨家该怎么做

知恩感恩与报恩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拜88佛和拜阿弥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求福者遇佛得度

信念的强大力量
如何做一个佛弟子
